凝望深蓝经济转型 如何用好“那片海”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12:30 

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山东蓝色经济区、舟山群岛新区……在陆续闭幕的各地“两会”上,全国11个沿海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海洋经济”。

虽说早有人提出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但仿佛“海洋经济”从来没像2012年这么热。在各个沿海省市都开始把自己的眼光瞄向蔚蓝的大海时,没人知道,在那平静地海面上,会不会掀起种种“海战”。

开发是虚热还是实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中国人的古老智慧在二十一世纪依然光芒不减。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有关海洋的气息就频频出现。201114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在225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7月,《关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发布。

随之而来的是有关海洋经济的种种开发与投资。

以浙江为例,根据浙江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2年,浙江省海洋经济总产出占GDP比重为7.5%,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上升为8.3%2010年,已达12.92%。而据浙江省政府2011年公布的海洋示范区试点工作方案中:计划到2013年,示范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2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4.5%;到2015年,示范区海洋生产总值约达7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6%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自然少不了投资。在投资方面,浙江省近日印发《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浙江省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共计490项,总投资12631亿元,其中“十二五”计划投资8020亿元。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曙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是“虚热”,而是实实在在的“火热”。在海洋经济发展从地方战略陆续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这种热度进一步升温。“从目前沿海的11个省市发展势头看,各地对海洋经济发展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刘曙光认为,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地区多数为发达地区,这反映出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内在需要。在陆地资源逐渐匮乏的情况下,将发展的眼光转向海洋,谋求新兴产业、服务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正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之作。

规划要站在哪个层面?

要发展就要有规划。目前,“十二五”规划中提及的3个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的区域规划全部出炉,中国海洋经济的蓝图也随之呈现雏形。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专家评审会。有消息称,一季度,国家海洋局将全力推动《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的颁布实施。

此外,各沿海省份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也在频频出台。

浙江省近日印发《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统筹推进浙江海洋事业发展,为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广东省则提出,2012年全面部署海洋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推进海洋战略资源开发,制定和实施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做强港口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打造现代产业“黄金海岸”。编制广东海洋经济地图,办好第二届海洋经济博览会。

对此,刘曙光认为,海洋经济发展不同于陆地,流动性和开放性是海洋的基本特点,这意味着对于海洋开发的规划不同于一般陆地规划。在考虑到区域特点、海岸及海岸带情况的同时,海洋规划还可能涉及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比如,东海涉及到日本和韩国,南中国海则涉及到东南亚沿岸国家。”所以,在进行海洋开发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国际涉海法规和国家、沿海省区的发展诉求。

与此同时,刘曙光也提醒,沿海各地市在开展海洋开发规划时,不可能像陆地规划一样,按照行政区域简单进行。

低层次竞争可不可要?

随着各地对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有关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的质疑也在出现。

记者简单翻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发展海洋经济的表述,发现旅游、港口建设、海洋新兴产业等内容频繁出现:

辽宁省提出加速把沿海各城市、各新区连接成经济带、城市带和旅游带。要加大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沿海主要港口建设力度,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要向1000万标箱迈进;营口港要努力实现吞吐量3亿吨;盘锦等四个亿吨大港建设要取得新进展。

天津提出继续推进南港工业区、滨海旅游区、开发区西区、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建成南港万吨级航道,推进天津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国际邮轮码头二期、神华煤码头二期等项目建设,启动3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设,完善“无水港”布局,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0万标准箱。

山东提出推进传统临海、涉海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海洋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精细化工、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环境保护等新兴产业。

福建提出提升海洋渔业、船舶修造、海洋运输等海洋优势产业,培育海洋生物医药、邮轮游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

对此,刘曙光认为,不能把所谓“低层次”竞争一棒打死,而要引导竞争,促进海洋区域经济高级化发展。“适度竞争反倒容易造就杀出重围者”他介绍,在北美最著名的五大湖地区,19世界中后期的竞争造就了商业中心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化工城克利夫兰等,竞争使得各自出现差异化发展。

对于沿海各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刘曙光建议,不要忽略其我国海洋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比如,对于投资者,可以学习借鉴我国海外商帮的发展经验,比如海外的浙商、闽商、粤商,他们正是依靠海洋走向国际的,为什么不可以借助中华海外文化脉络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呢?”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