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计划在今年内起草一项有关太空开发和利用的多边框架——“宇宙活动国际行为规范”。其重点是限制“太空垃圾”的产生,以防对人造卫星造成重大威胁。同时,此举也带有牵制中国的目的。
行为规范的制定工作由欧盟主导。上述国家本月7日至8日在维也纳举行首次事务性会议,并起草了一份草案。为了减少太空垃圾,草案要求各国在人造卫星破坏方面进行自制,同时为避免卫星发生碰撞,草案还建议确立通报制度。
太空垃圾是指使用寿命已结束的人造卫星和火箭的零部件和碎片等。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介绍,目前已确认的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约有1.6万块;如果把小的垃圾也包括在内,那么数量有几十万块。这些垃圾以每秒7到8公里的速度绕地球运转,据说一块10厘米左右的碎片就足以完全摧毁宇宙飞船。
太空垃圾的风险正在逐年增加。去年6月,有太空垃圾逼近国际空间站,致使6名宇航员不得不到救生舱内避难。
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急于采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2007年进行反卫星试验,产生了约3000块太空垃圾。
由于中国的航天活动带有很强的军事色彩,因而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不过,要让行为规范具有实效性,还必须让中国也加入进来。为此,欧盟、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呼吁中国也参与行为规范的制定。由于参与需要公开一定的情报,因此中国采取了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