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加快日照大发展——访日照市委书记杨军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对于姜大明省长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们现在只能是只争朝夕、奋力拼搏,抓紧落实,加快日照发展。”2月20日上午,在参加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日照代表团住地,省人大代表、日照市委书记杨军接受了齐鲁网记者独家专访。
日照经济快速发展是蓝色经济优势的集中体现
“2011年日照市进出口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9%,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这个首先是得益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样一个国家战略的实施,强力的带动了我们的临港产业和港口的物流。”
杨军把日照快速发展原因归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去年日照的增幅,进出口总值的增幅是在山东排第一,日照的总量是排在全省的第三位,对于这种增长,是蓝色经济的一个集中的体现。”
做好“昨天”“今天”“明天”“三天文化” 打造文化名城
杨军告诉记者:“日照这五年多的时间,着力做好‘昨天的文化’、‘今天的文化’和‘明天的文化’。在打造城市品牌的时候,其中有一项叫做‘滨海文化名城’,它不仅有滨海文化资源,其实它还有很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所谓“昨天的文化”,主要是包括日照的莒文化、太公文化、龙山文化、太阳文化,这些都是和历史的名人和历史文化资源有直接关系。“今天的文化”主要是强调了海洋文化、水上运动的水运文化和生态文化,比如说像茶文化这样一些资源。打造明天的文化,现在日照也在积极的发展文化产业,像创意文化、影视文化、国际交流这方面的国际文化。所以这几年,日照在着力做好“三天文化”的文章。
“应该说,现在日照文化建设也是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像在强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个国家战略机遇一样,日照的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春天。今年日照要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准备搞‘十大建设’和‘十个一’的系列系统。”杨军表示,“文化建设方面,日照想把这五年来的基础进一步的巩固好、提升好,同时能够把滨海文化名城这个目标要加快实现。”
杨军:将只争朝夕、奋力拼搏加快日照发展
杨军表示,这些年总的来看,在经济总量上日照是实现了倍增,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照实现了突破,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日照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在城乡的环境方面,也有了比较大的提升。这五年,日照也获得了一些荣誉称号,像“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和“绿化优秀城市”等。这些称号其实也是凝聚着日照市人民的辛勤努力,也是日照市这些年一直坚持的四大战略,也就是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生态建市和科教兴市这四大战略,实行的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的双轮驱动的结果。所以这五年日照一直在着力构建四大体系,包括现代产业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
“但是距离人民群众的要求,包括省委省政府对日照的期望来看,还是有差距的,还需要不断努力。特别是这次两会,我们看到姜大明省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日照怎么样强抓蓝色经济区的这个国家战略机遇来加快发展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特别是要抓住国家对山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批复的重大机遇,来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规划建设,包括加快国际海洋城的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杨军表示,“我们现在只能是只争朝夕、奋力拼搏,抓紧落实,加快日照发展。”
扩大吸引人才渠道,增强日照人才支撑能力
谈到人才和人才战略时,杨军表示,“人才应该说是日照急需的,也是急缺的。日照人口有280多万,但是我们也认为最缺的是人才,虽然有港口的禀赋、也有港口的区位优势,但是人才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也争取到一个政策,就是国家对我们日照市作为蓝色引智的实验区,这样就有利于日照在发展蓝色经济、临港产业方面来进一步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撑。”
杨军告诉记者,“我们在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过程当中,其中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区,这实际上就要靠人才的支撑,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制订引才引智的计划,并且积极的落实好。现在我们缺乏的人才,一个是蓝色经济方面的人才、海洋科技方面的人才,还有现代服务方面的人才,以及我们高新技术产业这方面的人才,创意文化这方面也是缺人才,这几年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也吸纳了一部分大学科技园的大学生在日照就地就业。”“但让对于人才,日照还需要进一步的来扩大吸引人才的渠道,来进一步的增强我们日照人才支撑的能力。”杨军向记者讲述着日照对人才的渴望。
[NextPage]
杨军:把日照国际海洋城打造成海洋综合体
在谈到日照“第三极”时,杨军向记者介绍,“日照在落实蓝色经济区规划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点就是要打造日照国际海洋城,这个国际海洋城是基于日照在城市发展的布局当中预留了我们的城市发展的第三极,就是现在在日照市的东港区的涛雒镇,这个镇有160平方公里,面临大海,海洋资源、陆地资源都比较丰富,日照借鉴了天津的中新生态城和广州的中新知识城的开发模式,打造国际海洋城。”
国际海洋城的规划,是以新产业、新生活、新生态为主题,突出海洋特色,进一步围绕海洋科技、海洋服务、海洋工装、海洋生物、海水淡化、海洋环保、海洋文旅和海洋物流这几个方面来打造载体,通过产成融合这么一个综合体,来进一步体现蓝色经济区的示范作用,来体现日照在蓝色产业方面的先导作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现在要打造若干个城市综合体,像商业综合体等,而在日照,我们希望把这个国际海洋城打造成为一个海洋综合体。”杨军告诉记者。
日照不仅要有蓝天碧海金沙滩, 还应节能、减排加循环科学发展
杨军表示:“日照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原来的自然禀赋应该说比较好,对我们来讲,生态环境资源一直是我们强调要优先保护的,所以我们提出来不仅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坚持以环境、生态环境为本,在这方面,我们这些年也在不断加大投入。举个例子,我们日照市城乡森林的覆盖率,现在已经达到了37.2%,差不多一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来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比重。在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也比较高,达到了43%左右。这也体现了日照在生态建市这个战略方面我们进一步的加大了投入。”
对于姜大明省长在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的建设“生态山东”适宜,杨军自豪地告诉记者,“日照是比较早的提出了要进一步的构建生态环境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这样一个具体方案,现在看,也不断的见到了成效。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日照充分发挥优势,来发展临港产业,临港产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临港产业,而是应该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样一个发展模式上来推进。日照不仅要有蓝天、碧海、金沙滩,还应该是节能、减排加循环,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城市的布局方面,我们也是按照大的布局,叫做东港、西新、北游、南攻、中城这样一个布局来进一步的保护好、规划好日照的城市发展。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三个‘集约’,也就是说在蓝色经济区建设方面,特别是在处理产业与环境保护方面,日照提出了产业集约布局、城乡集约建设、生态集约保护。按照这三个‘集约”来把日照真正能够突出它的蓝色的优势,同时还要通过蓝色经济的发展,来造福日照的城乡人民。”
邀请齐鲁网网友明年元旦去日照看第一缕阳光
采访结束时,杨军感谢了齐鲁网网友对日照的关心和支持,并通过齐鲁网,向广大网友表示最美好的祝福,同时也邀请各位网友到日照来,参与日照的发展。
”我想在2012年的1月1日早上,很多网友都来到了日照,看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我想在这里再发出一个邀请,是不是等2013年的1月1日,我们齐鲁网的网友也可以到日照来,迎接我们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杨军向齐鲁网网友发出了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