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垦利县积极做大做强现代渔业示范区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是东营市和垦利县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产业载体,规划建设面积30万亩,其中海水区20万亩,淡水区10万亩。目前,以黄河口大闸蟹为主的10万亩淡水区已基本建成,以海参为主的20万亩海水区扎实推进,整个园区初具规模效益。
开发建设过程中,突出抓好了以下五点:
一是成立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创新“运营机制”。为保证示范区的高效建设运营,探索黄河三角洲渔业开发在土地、市场、资金等方面的有效运作模式,垦利大胆创新,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运营机制,由市县政府出资成立了黄河口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示范区建设的人财物调配、池塘承包、生产运营等各项工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群众参与、合作组织服务的方式带动渔民增收、渔业增效。
二是高标准规划,突出“生态高效”。养殖区坚持灌排分设,防止疫病交叉感染;进区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进入海参养殖池塘,而后养殖虾蟹、卤虫,养殖尾水制取原盐,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借鉴“三网”绿化中的盲沟改碱、暗管排碱、生物改碱等成功做法,对区内骨干道路进行绿化,建设沿海基干防护林带,改善示范区生态环境,形成开发、养殖、绿化并重的格局。
三是积极引进大专院所,建设教学科研基地,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全面实施“科技兴渔、人才强区”的战略决策,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与烟台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高等院校签订协议,共建现代渔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向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及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并大力开展水产品病害防治、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效规避养殖风险。
四是规划建设富民区块,实施“产业富民”。示范区为引导鼓励当地群众进驻进行海参养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开发成果,规划3000亩地作为“产业富民示范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原则,从土地、管理、建设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群众以自主开发、联户开发或合作社组织的形式进区养殖,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带动本地农民增收致富,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滩涂开发的成果,让海参池逐步变为群众致富的钱袋子,真正实现兴渔富民的目标。
五是坚持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低碳永续发展”。在搞好水产养殖的同时,合理开发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形成地上、地表、地下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好自然资源,努力形成各类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搞好水产品加工、贸易,实施渔民上岸居住工程,建设滨海蓝色小城镇、亲水娱乐、温泉度假设施,打造滨海旅游景观、景点,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扎的生动局面,推动海洋渔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