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BBC中文网日前编译美国《纽约时报》文章指出,很多台湾商界人士都对马英九取胜感到高兴,他们担心,如果马英九落选就会让北京政府感到不悦,这样过去三年半中的利好政策就会受到影响。
该报说,美国官员曾私下表示,如果蔡英文的民进党胜出,那么就会让原本已经有些僵持的中美两国关系更加复杂化。
文章说,有超过20万在中国大陆居住的台湾人乘坐了马英九帮助设立的直达航线飞回台湾进行投票,而不出所料,这当中的很多人都是马英九的支持者。
然而《纽约时报》也引述分析人士说,马英九在第二个任期中与中国的关系可能更加具有挑战性。
由于之前贸易与交通的很多事宜已经解决,双方可能需要解决一些更加棘手的问题,比如和平协议,保护台湾在大陆的投资措施,以及大陆针对台湾的导弹问题。
马英九:未来四年两岸关系会更和谐
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14日在竞选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中胜出。他在发表获胜感言时表示,这是追求清廉与和平路线的胜利。他将继续沿这条路线走下去,未来四年两岸关系会更和谐。
马英九表示,选举结果表明,台湾人民对国民党2008年执政以来拒绝贪腐、坚持清廉,开放松绑、振兴经济,搁置争议、争取两岸和平、把危机转为商机的努力,给予肯定。
他说,许多人对我们有更高期待,希望我们除了照顾弱势外,还要重视分配正义,重视青年就业,协助他们实现梦想。我们会继续重视农渔业永续发展,重视人民对施政的感受。
马英九说,未来四年将继续深化两岸关系,巩固两岸互信,两岸关系会更和谐,冲突的机会更少。
马英九连任两岸关系可能“有惊无险”
台湾大选马英九成功获得连任。对此,各方评析认为,这意味着两岸关系会“愈走愈顺”。欧洲议会对外政策总司亚洲事务顾问努汀表示,可预见台海两岸之间仍将维持当前的气氛。
此前,笔者曾发表评论分析,倘若是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两岸关系会“有险无惊”,意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面临风险,但难改大势,不需过分担忧。然而,马英九当选连任,未来两岸关系也不一定全是乐观可期的,相对于蔡英文的当选“有险无惊”,或许可以称之为“有惊无险”。
两岸经济交流将由易入难
在经济方面,台湾接下来面对欧债危机等险恶的国际环境,两岸经济交流也将逐渐由易入难,而且大陆此际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因此是否还能像之前那样对台湾让利,让利多少,是一个值得观察的地方。但是,从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台湾民心的大局出发,大陆应该仍然会全力支持台湾经济发展,这方面出现“有惊”的概率不多。
在军事方面,由于两岸都坚持“九二共识”,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也不会“有惊”。
可能出现“有惊”情形的,仍然是在政治领域。尽管两岸都表明行稳致远、先易后难的发展思路,但是,两岸关系越往前走,就越会遇到更多政治色彩更浓的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政治和经济、文化本身就往往密不可分的,当经济基础不断发生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也难免需要调整。比如说未来台湾要有更大的所谓“国际空间”,要参与一些国际组织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就不可能不碰触“一个中国”等敏感的两岸政治关系问题。所以,虽然目前马英九阵营对两岸政治类议题都主张“搁置争议”,高挂“免谈牌”,但未来能否真正完全“免谈”,无疑面临考验。
马连任后可能仍不敢突破
可以说,在马英九的第二任期内,在继续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推动两岸政治关系有所前进更为稳健,使之更符合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需要,并且为今后两岸关系发展奠定更坚实基础,这是时势的客观要求,也会是很多两岸人民的期盼。然而,就马英九的主客观方面,都未必已经完全做好这个准备。
就客观方面来说,尽管此次马英九仍然漂亮赢得大选,国民党也保持了在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席位,外部政治结构是有利的,但民进党和台联等绿营席次增加,台湾民意中的分裂意识居高不下,这仍然可能牵动国民党和马英九在两岸关系论述上继续往绿营方面靠拢,越来越少提“一个中国”,如马英九在胜选后的感言就屡屡宣称“台湾”或者“台湾人民”,直到最后才喊一句“中华民国”。这个趋势如果不能得到扭转,就不排除会给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留下阴霾。
就马英九的主观方面来说,尽管他宣布自己连任后两岸关系会更和谐,但是,连任成功可能会使他更加相信自己的性格特质,从而在两岸政治关系方面仍然不敢大踏步突破,甚至仍然有可能顾及绿营民众观感和国民党继续执政压力,而在两岸政治关系上被民进党乃至国民党内某些倾向于狭隘本土路线的势力牵着鼻子走,出现某些不利两岸政治互信的言论,让人“吃惊”。
在选前,马英九就已经使得人们对两岸关系不免“有惊”,譬如他在抛出未来考虑两岸签署和平协议议题后,突然又提出“公投”说,表示必须获得民众“公投”支持才会推动与大陆洽签此协议。在获得连任后,马英九不排除还会有类似的“有惊”情形出现。
当然,马英九获得连任,不可能急剧推动“台独”,两岸发生大的冲突的危险基本上是可以排除的,所以是“有惊”而“无险”。
但是,在他连任之后,人们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仍然不能一味乐观,必须继续警惕各种“有惊”的情形出现。毕竟,两岸关系仍然任重路远,艰阻重重。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