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11年,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认真把握“三区”建设重大机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中心任务,以科学管海用海和建设现代渔业为主攻方向,强化海洋事务综合协调,统筹海洋开发与管理,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海洋与渔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渔业互保先进单位”、“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全省渔业互保先进单位”、“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政务信息一等奖”、“潍坊市海洋与渔业管理先进集体”、“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寿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生态保护,服务海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实施海岸带修复工程,加快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申报了“寿光市小清河河口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 该项目分两期进行,总投资概算9557.2万元,其中申请国家级海域使用金6700万元。同时,滨海湿地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已获潍坊市政府批复。今年,寿光市海洋环境监测站顺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复查扩项评审,在原有七大类103个项目基础上,新增了11个项目,监测能力达到同级领先水平。
(二)坚持品牌创建,渔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从品牌创建入手,促进渔业标准化生产和养殖效益的提高,成功申报寿光文蛤、寿光缢蛏、老河口白蛤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市水产类地理标志产品达到6个,列全省县级第一。新增“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处,新增“山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处,新增“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2处,同时,组织实施了观赏鱼养殖基地建设,建立了100亩的露天鱼池,1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
(三)坚持深化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首次组织28艘渔船的远洋捕捞队开展远洋渔业生产,船队三个月完成产值1亿元,远洋渔业迈出重要一步。近海渔业资源修复规模扩大,今年我市新增省级沙蚕种质资源保护区一处,选划面积8500亩。继续实施近海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共组织完成增殖放流苗种1.5亿尾(只、粒),数量和品种创历年之最。扎实推进渔业园区建设,新增渔业园区3个,新增渔业养殖面积3500亩,全市渔业园区达到9个。
(四)坚持项目引进,海洋渔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总投资3730万元的羊口中心渔港实现竣工,新增加码头岸线680余米,增加泊位16个,渔港服务功能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投资370万元的羊口中心渔港港区整治示范工程主体完工,投资497万元的湿地景观项目和投资500万元的林海湿地可持续利用项目顺利实施。
(五)坚持平安创建,渔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组织开展了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创建活动,为渔船新申报AIS避碰设备10台,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144部,新配备CDMA定位终端120部。扎实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组织开展了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规范水产养殖秩序。
(六)坚持和谐发展,支农惠渔政策落实到位。为全市719艘渔船发放油价补贴1亿多元。创新海洋渔业融资机制,组织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5500余万元;组织发放渔业互保小额担保贷款2406万元以小额贷款推进了渔业互保服务功能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