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山东省海洋捕捞产量同比环比出现小幅下降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1月份,气温下降,大风天气较多,海洋捕捞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捕捞产量同比、环比皆有小幅下滑。本月450以上大马力渔船主要作业海域集中在黄海南部渔场、韩国专属区海域一带作业,主捕品种为鳀鱼、鲅鱼、鲐鱼和其它一些底层杂鱼,一般日产值2-4万元。300马力-450马力渔船作业区域密集分布在黄海中部的85、86、87、88、94、95等海区,一般日产值1.5-3万元,主捕鱼种为鳀鱼、鲅鱼兼捕鲐鱼和杂鱼,杂鱼数量每网次平均为50-80公斤左右,多以小黄花鱼为主,带鱼、鲳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较少。300马力以下渔船主要作业海域为渤海渔场、烟威渔场、石岛渔场、连青石渔场等海区,主要捕捞品种鳀鱼、鲅鱼等,鳀鱼日产量5000-6000公斤,鲅鱼日产量100-300公斤,鲐鱼日产量100-200公斤,杂鱼日产量100公斤,日产值1.5-2万元。 截至11月底,600马力以上渔船对船累计平均产值1200万元;300-450马力对船产值平均350万元左右,最高产值500万元;300马力以下渔船对船产值平均在120万元左右,最高160万元左右。
目前鱼货销售价格为:鳀鱼个体较小价格低,一般在 1.6元/公斤;鱿鱼价格较好,一直维持在18元/公斤左右;鲅鱼统货价格为15元/公斤,价格较上月有一定幅度上涨;小黄花鱼价格为4-10元/公斤,其价格受个体大小、鲜度的影响较大;带鱼价格为30-40元/公斤,鲳鱼价格为30-50元/公斤。燃油价格继续上涨,DMC燃料油价格约为8300元/吨,同比上涨13%,环比上涨了约5%。
至11月底,增殖资源回捕生产基本结束。据沿海七地市不完全统计,本年度累计投入回捕船只25755艘,同比约减少15%;产量37609吨,同比约减少16%;产值177172万元,同比约增加13%;实现毛利润107349万元,同比约增加12%。
省全额投资放流的四大品种产量同比均有所减少,其中中国对虾2930吨,约减23%;日本对虾542吨,约减14%;海蜇19169吨,约减23%;梭子蟹11966吨,约减9%。回捕产值同比除中国对虾外,其他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中国对虾41629万元,约减8%,日本对虾7122万元,约增6%,海蜇26807万元,约增7%,梭子蟹90827万元,约增20%。增殖品种产量减而产值增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涨幅较大,如个体
目前进入冬季作业期,大风低温天气逐渐增多,海上作业条件变差,渔场离岸较远,各地应进一步加强海上安全生产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