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入冬第一场雪,为鲁北平原披了上冬天的盛装。雪所带来的寒冷和困难却没有阻挡住110千伏滨港变电站建设步伐,在一群电网建设者冒着凛冽的寒风苦战后,12月6日,这座变电站终于送电,担起了它在北海经济开发区的历史使命。其实今年滨州市电网建设并没有就此止步,220千伏滨北输变电工程将于12月底竣工。
2011年滨州电网发展项目多、规模大。滨州供电公司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滨州“黄蓝”开发提供保障为目标,积极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争取项目、资金,全年主电网投资10亿元,建设改造28个项目,成为滨州电网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一年。
回眸2011年滨州电网发展,投运送电时间从年初的1月18日到年底的12月下旬,时跨全年首尾。建设区域从北端的北海经济开发区到中部的滨州经济开发区,再到南端的邹平县,项目遍布整个滨州。从为德大铁路建设“让路”到为西王集团新项目“抢”电源,让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项目和个数,所体现出来的更是滨州供电公司立足大局的观念、真诚服务的意识和创先争优的精神面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在给滨州供电公司的批示中这样写道:“滨州供电公司知难而进、敢争第一,有不少企业给我写信表扬你们。供电服务让企业满意、群众满意、市委和市政府满意,市里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供电公司在滨州做大做强。”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黄蓝”两区开发,寄托了滨州人太多的梦想。全市倾力发展化工、生态能源和生物制药等产业链高端环节,蓝色经济高附加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滨州供电公司总经理蔡光程认为,滨州市坚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集约型发展道路,提出的“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生态保护是硬措施,节能减排是硬任务”,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煤从线上走,电送全中国”,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我们要在滨州发展战略的大局中审视电网发展,保持战略上的前瞻性、意识上的超前性和工作上的主动性,建成真正符合滨州发展要求的滨州电网。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滨州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与政府规划紧密对接、重点项目捆绑建设的思路,做到了哪里有项目就把清洁能源——“电”送到哪里。滨州市把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区668平方公里的北海经济开发区,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蓝色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打造滨州乃至黄三角新的增长极。昔日的北部沿海区域,盐碱荒滩,人烟稀少,用电量小决定了电网供电能力有限。北海经济开发区成立后,滨州供电公司修订规划,积极汇报协调。
今年3月份,110千伏滨港变电站开工建设。40余名员工克服沿海风大、自然条件差、物资匮乏、淡水稀缺等诸多困难,按照工程刚性管理计划,全力推进变电站施工,争取早一天送电。滨港变电站投产后,将实现与110千伏马山子变电站手拉手供电,北部沿海电网供电能力得到改善。
德大铁路是全市的重点工程项目,铁路线要穿越滨州供电公司13条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给铁路“让路”,3月19日,一场规模空前的线路“大迁移”拉开序幕。至 8月24日,110千伏惠唐线跨铁路改造工程竣工送电,工程落下帷幕。历经春、夏、秋三季,用时5个月,新建杆塔35基。迁移之难不仅在于工程本身,因时跨农业春灌、夏季用电高峰,更难的是不影响正常供电的情况下完成迁移任务。
当以时间为顺序回放2011年滨州电网发展历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快得令人瞠目。1月18日,位于邹平的220千伏西王变电站投运;3月30日,位于沾化县的220千伏董堂变电站投运;6月23日,位于滨州经济开发区的220千伏杜店变电站投运;此后还先后完成了110千伏惠民县武圣变电站、市区市西变电站、滨城区秦台变电站扩建工程。11月11日,位于市区的110千伏富泽变电站投运;12月6日,位于北海经济开发区的110千伏滨港变电站投运。220千伏滨北输变电工程竣工计划由2012年3月份提前到2011年12月底。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牵引着滨州如滚滚浪潮般向前发展,滨州电网建设步伐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滨州供电公司深入分析滨州发展战略和经济板块的格局,抓住“十二五”电网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超前谋划,扎实工作,从政府关注、负荷需求、网架完善等方面筛选出亟需加快推进的4个220千伏项目、7个35千伏和110千伏项目、23个中低压项目。争取开工500千伏沾化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220千伏沾化北汇流站、惠民兵圣、滨州东区、博兴Ⅲ变电站。年内开工建设并投运220千伏无棣鲁北、110千伏港口输变电工程。与此同时,一大批电网扩建和改造项目也将全面展开。滨州供电公司将会以更加坚强有力的电能保障力,加入到滨州发展的洪流之中。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