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6日,山东蓝黄两区网记者在东营现代渔业示范区采访了解到,示范区内20万亩海水养殖区已开发面积10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建成养殖池塘9万亩,以养殖海参为主,不仅实现了"东参西养"的破题,而且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
据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任方旭介绍,示范区是东营市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而规划的主体产业区之一。规划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合30万亩,其中淡水养殖区10万亩,海水养殖区20万亩,占地1.1万亩的蓝色经典小镇正在规划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东营现代渔业示范区目前紧紧抓住"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有利机遇,全力推进各项工程建设,整个示范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突出生态高效。养殖区坚持灌排分设,进区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进入海参养殖池塘,而后养殖虾蟹、卤虫,养殖尾水制取原盐,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借鉴"三网"绿化盲沟改碱、暗管排碱、生物改碱等成功做法,对区内骨干道路进行绿化,建设沿海基干防护林带,改善示范区生态环境,形成开发、养殖、绿化并重的格局。
二是突出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搞好水产养殖的同时,合理开发风电、地热等清洁能源,形成地上、地表、地下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模式,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努力形成各类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示范带动效应,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搞好水产品加工、贸易,实施渔民上岸居住工程,建设亲水娱乐、温泉度假设施,打造滨海旅游景观、景点,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是突出科技支撑。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现代渔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搭建科研服务平台,开展技术攻关,及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水产品病害防治、水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有效规避养殖风险。
四是突出产业富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原则,在抓好龙头企业开发养殖的同时,划出富民区块,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群众自主开发、联户开发或以合作社组织的形式进区养殖,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滩涂开发的成果,让海参池逐步变为群众致富的钱袋子,真正实现兴渔富民的目标。
据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任方旭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重点抓好两大方面工作:一是打造全国一流的滨海渔业样板区。按照"东进西延,南北提升"的思路,对永丰河以南、小岛河以北的虾蟹养殖区进行改造提升,将海参养殖区向东推进至黄海高程-1米,向西拓展至滨海大道,逐步将养殖区的规模扩大到300平方公里,建设全国一流、亚洲最大的特色滨海渔业区。二是打造富有东方特色的滨海蓝镇。按照"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设计理念和"生态、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宏观上着眼规模和大气,突出黄河口、环渤海两大地域特色,微观上着眼低层和精品,面向宜居、宜业两大时代需求,建设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单片低层建筑区,逐步把渔业示范区打造成"湖海相通、水绿共生、产业特色鲜明"的滨海蓝色新城。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