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助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蓝色交响中的政协之声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让山东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耕耘蓝色国土,一时成为齐鲁大地的最强音。
百千河流归大海,在各方力量汇聚而成的蓝色交响中,来自人民政协的发声,格外嘹亮。从规划制定到战略上升,乃至具体实施,山东省各级政协全程参与、持续推动、积极建言,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政协组织如何才能谋事、干事、成事?“积极主动地融入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尽推动之力。”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说。
建睿智之言,参与规划制定
大幕方启,政协已站在台上。
规划中,来自政协的“统筹海陆经济建设、统筹规划产业体系、统筹区域发展推动整体推进”等建议得到充分吸纳。
3345公里海岸线,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近海海域总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凭海临风,山东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空间无限。
2009年,机遇降临在做好准备的山东面前。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构想,山东省迅即出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大幕方启,政协已站在台上。2009年6月,省政协立即召开常委会议,并请专家举办专题学习讲座,号召广大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同月,一场汇聚山东全省海洋经济专家的专题座谈会召开,政协出面组织,相关省直部门、沿海七市政协、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热烈讨论。会后,省政协综合各方意见,向省委报送建议案,省委书记、省长批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与此同时,以政协为平台,各民主党派也积极融入大局。2009年6月,致公党山东省委牵头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论坛”,围绕海洋经济发展与科技兴海战略重点、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深入探讨。
8月27日,包含了山东各界精英智慧和心血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报送给国家发改委。其中,来自政协的“统筹海陆经济建设、统筹规划产业体系、统筹区域发展推动整体推进”等建议得到充分吸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造蓝色经济区,高端人才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9月,山东省政协召开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议案”,为发展蓝色经济聚智引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省委领导高度重视,批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做好人才文章。随后,山东省启动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万人计划”。
尽推动之力,助推战略上升
渠道畅通,是政协组织的巨大优势。
入情入理地诉说,执着真诚地邀请,最终这个“请愿”小组不辱使命。
2010年3月,3位在鲁全国政协委员王乃静、李德强和丁文方,将陆海统筹发展的蓝图带到了全国两会上,他们联名提交了《关于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
“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尽快由国家有关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来山东实地考察调研,具体组织和指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尽早将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实施”。3位全国政协委员长期驻鲁,深明山东人民的热切期盼,因此鼓呼和呐喊也格外迫切。
渠道畅通,是政协组织的巨大优势。提案通过既有程序到达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办理过程,无形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规划待批,山东省政协也不断弹出“蓝调”,全力助推。2010年,省政协先后组织4次视察调研。3月底,赴烟台市对部分港澳委员、海外顾问在鲁投资企业视察;4月末,赴威海详细了解蓝色经济项目建设进度、企业生产经营和自主创新;10月下旬,组织省政协港澳委员和海外顾问赴东营、烟台、威海、青岛等市,就蓝色半岛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考察;11月初,组织在鲁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分赴烟台、青岛视察,为当地结合实际,优先布局出主意、想办法。
5月上旬,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乔延春带队,形成一个汇报小组,赴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员会“请愿”,希望借助全国政协的力量,强力推动战略升级。
入情入理地诉说,执着真诚地邀请,最终这个小组不辱使命,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在调研日程早已排满的前提下,额外安排就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示范区主题来鲁专题调研。
7月初,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组织阵容豪华的调研组来到山东,国内海洋经济和科技领域的资深专家们,冒着酷暑先后到东营、烟台、威海、青岛等市,实地查看、现场论证、交换意见。随后,调研组形成《关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示范先行区的建议报告》,报送中央后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作出重要批示。
今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献务实之策,护航战略展开
围绕常委会,省政协组织了一场历时半年余、规模庞大的调研活动。
一条条具体建议,直指问题、切实可行。
这几日,山东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王宝山,正忙着起草一份建议案,这份专门针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建议案,将提交即将召开的省政协常委会。
根据山东省政协2011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十届二十一次常委会将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中心议题,进行协商议政。围绕这次常委会,省政协组织了一场历时半年余、规模庞大的调研活动。
要提出好建议,必须先摸底。今年5月—7月,省政协邀请政协委员和相关专家组成多路调研组,分赴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7个地市,进行全面调研。调研组深入园区企业,在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形成关于规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充分借鉴外省经验,才能避免闭门造车。4月中旬,省政协成立调研组赴广东、浙江学习考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察两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形成考察报告;5月下旬,调研组再赴广西、云南取经。
全面掌握信息后,省政协又组织精兵强将,不惜借助“外脑”,精心编写建议案,力求建言建在点子上,为规划实施保驾护航。
加强布局和规划,实行错位发展,避免产业重复建设;大力发展高端高质的新兴产业,改变结构偏重的局面;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力支撑;处理好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生态的关系……一条条具体建议,直指问题、切实可行。
规划获批,青岛市政协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3条建议:召开一次总结推进大会,开展一次高层论坛,邀请国内外高层次海洋经济专家,为青岛市提供智力支持;举行系列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推进青岛蓝色经济发展。针对性极强的建议得到青岛市蓝色经济办公室积极采纳,并及时拿出了落实方案。
身处中心区,青岛市政协全程参与了蓝色经济区建设,并创造了自己的参政议政品牌“蓝色履职”。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区、推进胶东半岛五城市一体发展、组建青岛日照港(600017,股吧)口集团……一个个站位高、新意足的建议不断丰富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内涵。
“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要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青岛市政协主席孙德汉说。
超脱的位置带来超凡的见识。有来自政协的清越之音,这东海之滨的蓝色交响一定更加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