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绿色经济、高新技术、新兴产业
--发掘青岛蓝色经济国际高峰论坛的关键词
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日前已经落下帷幕,短暂的两天时间里,18位来自国内外的演讲嘉宾对蓝色经济、海洋经济发展的见解和观点不断碰撞继而相融。政治、经济、金融、生态……,近20场专题演讲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剖析、探讨蓝色经济发展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从各位专家学者的演讲中,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新能源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等词汇频频出现,这些词语串联起来的高端智慧必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成为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共有理念
如何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在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的始末,与会专家学者每一场专题演讲都渗透着这样的思考和探索。谈起开发必须保护先行,阐述如何向海洋要效益先讲如何修复生态、增源节流……
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家娄成武先生在演讲时提到"大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理念"。他说"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据他调查发现,高污染行业尤其重化、冶金等行业有向沿海地区转移的倾向。娄成武呼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坚决防止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进入沿海工业带。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阐述了碳汇渔业的概念,他说,在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应积极发展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碳汇渔业,抢占蓝色低碳经济的技术高地。唐启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海洋是一个有限的空间,人类如果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去保护它。
原世界水产养殖学会主席、比利时根特大学水产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克·索格拉斯说,淡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海水养殖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必须以不为环境带来风险为前提,这样才能让产业消耗更低,从而变得更可持续。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在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中提到,发展蓝色经济的过程,是科学开发、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也必然是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过程。须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开发重点和开发方式,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加快建设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节能工程,积极创建海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和城市,打造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
用绿色科技助推蓝色经济发展
发展蓝色经济,除了战略和整体思路之外,还需要具体的战术、技术、措施。
本次论坛,国内外对于蓝色经济发展有着独特见地的专家学者带来了最新的蓝色思维和最前沿的海洋科技,他们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围绕着"绿色"展开,让与会嘉宾耳目一新。
如何让山东尤其是青岛在海洋风力发电方面成为先驱者?欧洲海洋能源中心有限公司商务总监理查德·莫里斯用欧洲海洋能源中心的实例同与会者探讨。他着重讲述了海洋波浪及潮汐能,阐述如何利用潮汐进行发电。他说,山东省占据了中国海岸线的1/6左右,这给山东发展潮汐发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的演讲题目是"蓝色经济发展与海洋腐蚀控制"。这位海洋腐蚀与防护专家从独特的角度提醒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他说桥梁、港口、石油平台、海上风电等95%的设备都由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造成的。中国2010年因钢铁腐蚀损失1.2万亿人民币,按照国际惯例占GDP的3%。侯保荣建议建设山东省腐蚀防护研究基地,集中科技力量攻克所有腐蚀和防腐难题,解决山东省的腐蚀防护问题。
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项目组织合作委员会主席蔡程瑛专门讲述了"海岸带的综合管理"理念。这个概念提供了一个治理框架,即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同层面的问题。蔡程瑛说,绿色经济与蓝色经济有很多相同之处,政府部门应该把这两个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整合起来进行内化,用绿色科技来发展蓝色经济。
蔡程瑛总结说,中国的蓝色经济发展走在世界的前面,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不陌生,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发展蓝色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整合绿色经济的概念。
蓝色经济战略助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
本次论坛专题演讲的主持人、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表示,发展蓝色经济不仅仅是在寻找经济增长点,也是在助力中国整个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家娄成武在题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演讲中说,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一定要奉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并重,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它是我们创造创新型国家的起步基础。山东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员聚集,具备发展高新技术的基础条件。
娄成武进一步阐述说,优先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战略是山东半岛经济区责无旁贷的选择。目前,从高新技术角度,优先发展海洋新兴战略产业,包括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产业,海洋无线通讯产业等,山东在这方面的发展前途无量。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科技创新能促进海洋资源优势加快转变为海洋产业发展优势。山东须围绕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等高新技术;围绕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攻克海洋渔业种质与病害防治、滩涂海水灌溉、海洋化工应用等创新技术,努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了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海洋能源矿产、海洋运输物流、海洋文化旅游等14个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山东将以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强化园区、基地和企业的载体作用,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优化发展海洋第二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据专题演讲的主持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管华诗院士介绍,山东省委省政府相关负责人两天时间里一直坐在现场聆听专家学者的演讲,我们有理由相信,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等等,这些高频词汇将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