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有充分理由担忧欧债危机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4:3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几周前,中国第一大银行(按客户量计算)悄然派遣了一个由高管组成的代表团赴希腊访问。中国农业银行此次访问是去欧元区调查实情的一个环节。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而今对欧元区的状况感到担心了。而心存不安的还有它的邻国。

亚洲此前基本上是在静观欧洲的经济衰退。但过去几周,这种态度被忧虑所取代。它们担心,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可能给范围更广泛的亚洲经济及其金融中心带来诸多深层次问题。

新加坡及其东南亚邻国最容易受到直接干扰,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活动严重依赖国际贸易。就连一些最不悲观的银行家们也都做好了至少迎接2008年那一幕的准备(亚洲经济和银行业当年受到了沉重打击)。那场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波冲击就导致该地区出现了两个季度的负增长。

有一种老观点认为,亚洲或其他新兴市场是躲避发达市场危机的安全避风港。但这种观点已不足信。正如2008年所表明的那样,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根本没有什么脱钩可言。

亚洲而今面临两股痛苦的浪潮。与西方一样,随着金融市场交易量的衰减,亚洲也会在金融领域直接受到冲击。

随着出口商的客户流失,贸易联系会出现萎缩,那将导致金融衰退更趋严重。中国受到的冲击会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因为该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接近2/3,而银行则是贸易活动的生命线。

亚洲梦的支持者们指出,任何冲击都会得到缓冲。毫无疑问,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该地区银行系统因储蓄率高而流动性充足。此外,该地区在1997年危机后加大了监管力度,银行资本由此得到了充实。

此外,目前有充分证据显示亚洲各经济体的基本实力。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来势甚猛,但那与在爱尔兰和西班牙引发问题的投机性开发大不相同。而城市化进程又支撑起了高企的房价。

但这只是积极的一面。而另一方面,人们如今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亚洲,蔓延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的臭名昭著的房地产泡沫不仅会破裂,还会波及该地区的银行业。

放贷机构辩解说,它们在房地产领域面临的风险微乎其微。别听它们的鬼话。诚然,从名义上讲,它们的风险是很有限(比如说,据中国农行报告显示,该行抵押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仅为0.5%,房地产开发商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比例也仅有1.2%。而这两项贷款占该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还不足1/4)。然而,仅狭隘地关注房地产领域存在的明显风险有失偏颇。真正的风险在于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