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主权战役波及太平岛将为马英九连任平添变量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台湾《旺报》5日刊载旅美资深媒体人阮大正的评论文章,文中分析称,中美两国深具影响力的平面媒体,最近2个月,先后发表南海局势紧张的热点报道,引发周边国家的焦虑,连远在欧洲的法国也相当重视。若争夺南海主权的战役,在2012年1月14日前爆发,波及太平岛,将为马英九的连任路平添“不可预测的变量”。
原题《南海风云日紧 马英九连任路添变量》,全文摘编如下:
8月出刊的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在报道中称,地理位置、能源储备和领土争端使南中国海拥有了决定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南海将成为21世纪战场,随着中国海军军力增强以及对南海的主权主张,东南亚地区已进入“后冷战时期”。目前,越南控制着南海的西部海岸,希望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中国大陆通过改革开放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正在努力通过海军将势力扩展到位于西太平洋地区的“第一岛链”。中国与周边国家可能的冲突或导致南海出现军事前线,就像冷战时期建立的军事前线一样。
文中还提到《环球时报》在9月27日刊登的题为《南海动武时机成熟,锁定菲越以战止战》的文章,文章中认为,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十分明确。现在正是中国冷静分析,抓住机会,迅速采取断然行动的良机。小规模的战争,正是释放战争势能最好的方法,小仗打几下,大仗就可以避免。
中国与以往相比,陆地边境显得更加安全,正在通过海军建设从心理上消除两个世纪以来外国抢占领土带来的耻辱。这一举动迫使周边每一个国家做出回应。无论中国是有大规模战争的决心和小规模战争的实际准备,未来南海战争中参战各方都将以海战为主。
正如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所报道的,东亚地理轮廓预示著这片地区将迎来一个海军占主导的世纪。这里的海军定义为包括海上和陆地战斗编队。目前陆地和海上力量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即使美国必须将军力分流到中东地区,其海军实力仍然比中国强。
控制着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的台湾在南海纷争中的政策,是否会如1988年时的台“国防部长”郑为元在高层授意下公开表示“如果再发生战争,国军将助共军作战”?这里所谓的再发生战争,是指1974年 1月大陆解放军和南越海军的西沙战斗和1988年1月解放军和越共南沙作战。除了与越南发生两次海战外,中国大陆与菲律宾也发生过海战。
海战需要一处得以休整补给的后勤基地,这次中国已将菲、越定为假想敌,若南海动武,时机成熟,具有飞机跑道,基础设施的太平岛,势必成争夺焦点,除非马英九的“活路外交”和中国大陆的互信互助在事前就太平岛局势达成“未雨绸缪的协议”,若战争一起,太平岛守军想置身事外,恐是梦想。1993至1999年间发生过驻守太平岛的台军陆战队员们对抗他国武装挑衅夺岛,陆战队阵亡军官一人,并长眠于该岛,在当局刻意保密下一直未曾曝光。
南海局势在战云密布笼罩下,马英九或已责令台“国安会”、召集“国防部”、“外交部”、“国安局”、“海巡署”等单位经具备专长、经验、智能的官员们研拟各项应变策略,以获取台湾最大利益。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