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菲对华蛮横 系美最大炼油公司劣迹斑斑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15:2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康菲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为何能够如此牛气冲天?本报记者对此做了深度调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旭东、李小波、张皓雯发自蓬莱、济南、北京“康菲石油公司对于该事件的发生深表歉意以及因此而对中国的人民和环境而产生的影响表示道歉。”97,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的网站出现了一条消息,康菲公司不但宣布公司将就在中国渤海湾蓬莱19-3油田发生的溢油事件设立基金,还出现了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歉的话。

如果这次康菲没有说谎的话,应该意味着在事件逐步升级之后,它终于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点诚意。然而,此前不到百天的时间,康菲至少说了5次谎,公司高层只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做了两次公开回应。

康菲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对华蛮横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较少公开劣迹的美最大炼油公司

“美国康菲是在世界上知名度比较高的,应该说有责任感,信誉比较好的一个公司。而康菲中国公司在中国的所作所为让人不可思议,而且可以说达到了让舆论气愤的程度。”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海洋专家王诗成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

记者遍搜中文和英文网站,发现这家公司的相关报道非常之少,既没有关于海洋污染的不良记录,也没有公司成长故事之类的新闻。

维基百科上关于该公司有两条简单的负面提示,一是根据一项研究,康菲在美国公司中空气污染物排放排第13位。二是2003年,康菲曾被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一个环境组织告上法庭,原因是一些外国石油公司与格鲁吉亚政府勾结,诱导当局通过一项没有经正常环境影响评价的价值30亿美元的管道项目。比起很多石油公司的斑斑劣迹,康菲公开的历史还算清白。

康菲在中国的网站也显得很是低调,以至于如果不仔细分辨,就会误入其他冒牌网站。

康菲石油的英文官方网站和中国子公司网站都显示:它是由美国康纳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于2002年合并而成立,是全美第三大能源公司和最大的炼油公司。在全球非政府控股公司中,康菲拥有的已探明储量排名第七,是第四大精炼厂。

其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康菲中国是其全资子公司。

国内法律也缺乏对康菲的约束

实际上,康菲和中国的渊源很深,早在1973年,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就应邀来华协助中国进行石油勘探。1997年,菲利普斯成为在渤海湾首次发现大型整装油田的外国公司。此次溢油的蓬莱19-3油田,就是菲利普斯于19995月发现的,2002年,菲利普斯和康纳合并成立康菲后,该项目于年底投产。

有业内人士称,跨国石油公司在海外作业时,虽然各个公司自身也会有相应的制度,但首先遵守的是所在国家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在涉及到需要向公众披露的重大事故时,如果当地对此没有明确规定,跨国公司一般不会主动对外披露。

显然,对于信息批露,中国尚未有什么相关的足以让康菲“害怕”的法律法规。

王诗成认为,除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康菲之所以敢在中国如此傲慢,拖拖拉拉,隐瞒真相,不排除地方保护主义的深层次原因。

“地方保护主义,不愿意把石油污染的影响扩大,一是因为索赔是长期的事,还不知道赔多少钱,但是会影响地方的直接利益;二是因为环境都造成污染了,游客为什么还会来玩?”王诗成分析说,这些因素容易间接地造成康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局面。

而记者采访中发现,事发地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漏油事件的态度并不积极。记者采访时,蓬莱市海监大队一再强调,这是“上边的事”,“属于上边管上边监控”,地方虽然有权知道,但是“很晚才知道这个事情”的。

关键问题避重就轻

这种情况下,康菲从事发后,就谎言连篇,一味搪塞。

就在一周前,康菲还对国家海洋局撒了个大谎。831是康菲中国完成国家海洋局提出的“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要求的最后期限,当天,它向海洋局提交了一份报告,确认已经完成了“两个彻底”。

91,《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试图搭乘“中国海监15船赴现场查看事故处置情况,但因大风天气被迫返航。2日,经过约4个小时的航行,记者于1130分左右抵达蓬莱19-3油田。在距离C平台附近1公里左右的海域,海面上不时有油膜带飘过。距离C平台越近,油膜越密集,并且有银灰色的油带出现,有些甚至呈亮黑色。

“油膜在C平台附近顺着海流方向呈扇形向外扩散,而且越接近C平台越多,说明我们正在接近溢油源。”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副总工周青对记者说,“油膜呈亮黑色表明油膜比较厚。”

C平台附近的“华天轮”大型工程船上,两个橙色的集油罩显得格外醒目。在油田两海里的范围内,记者目测到仍有二三十条船正在进行油污回收工作。

“中国海监15”船在C平台东南方向发现油污带后立即告知B平台的指挥中心,要求康菲公司立即派出油污清理船开始清理工作。

“康菲公司前期对溢油事故处置一直不力,今天我再次来到溢油事故现场,发现海面上仍有飘移的油带,这让我担心康菲公司是否真正封堵了溢油源。”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副总队长林芳忠在船上对记者说。

记者通过甚高频电话采访油田经理,他称现在海面上仍有油带是因为82829日大风天气影响了海面油污的清理工作,但BC平台的溢油源的确已封堵完毕,C平台出现的16个油污渗漏点是在对C20井封堵前就留在海底的残留油污,现在已得到控制。

但当记者问及既然康菲公司明确表示“已彻底封堵溢油源”,那B平台集油罩措施是否意味着将永久保留时,油田经理说:“集油罩只是临时性措施。”记者多次追问既然是临时性措施,为何对外发布已彻底封堵溢油源时,油田经理避而不答,只重复说已在831清理完了之前发现的400余立方米油基泥浆。

当记者问油田经理能否向中国民众给出渤海溢油事故彻底处置结束的时间表时,他说:“下一步将在B平台打一口封堵井,但是封堵井在打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地质条件,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还未知,因此现在还不能确定何时能彻底结束处置措施。”

除康菲公司不能自圆其说已经完成“两个彻底”的结论以外,其官方网站上也存在这样的矛盾。康菲公司坚称已完成“两个彻底”时,却在关于溢油事故原因时表述为“可能”由于油藏压力等原因导致溢油。相关专家指出,“可能”表明康菲公司仍未真正明确溢油原因,那“彻底封堵溢油源”就需要划上大大的问号。

错误和傲慢必将付出代价

就在记者刚刚从蓬莱19-3油田返回码头时,国家海洋局宣布了对康菲公司完成“两个彻底”工作的核查结果:国家海洋局充分利用日常监测数据并经过现场核查和专家审查,认定康菲公司“两个彻底”没有完成,责令蓬莱19-3全油田停注、停钻、停产。

“这表明事态发展出人意料地出现升级。”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评价说。

64蓬莱19-3油田B平台发生溢油事故至今,已将近百天时间,责令康菲“三停”也远远没有为事件画上句号。林芳忠认为,康菲公司前期对溢油事故认识不清,处置不力,使得溢油事故拖延至今。

“溢油发生后,康菲公司动作缓慢,将溢油原因推向地震,在我们的督促下证明地震对该区域没有影响后,又将溢油原因推向事故的不可预知。通过我们的严厉监管以及多次的现场督查指导,康菲才加快了工作进度,溢油污染得到了相应的控制。”林芳忠说。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相关负责人在事故勘查现场介绍,自此次溢油事故发生以来,从康菲的处置进展情况和北海分局的监管工作中能够看出,在海洋局有针对性的严厉、严明的监管责令下,康菲公司查因、封堵和收油等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方面才逐步增加。

“比如,起初投入收油工作的船只只有两艘,后来在我们督促和要求下收油船只和应急物资逐渐增加,到现在海面上每天至少有30艘船在进行收油作业,当然收油主力船是中海油在国家海洋局的要求下才派出的;海底油污清理工作起初每天投入的潜水员较少,在监管方不断施加压力后近期增加至90人。”这位负责人说。

目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保证4~8艘船舶实时监控溢油现场,2架海监飞机也在气象和航空管控允许情况下实施空中监视监测,几乎每天都要解析对蓬莱19-3油田溢油监视监测的卫星资料,同时向BC平台以及海底油基泥浆清理船各派出3~4名海监执法队员值守现场,实施全程监管。

“只要海上溢油不根除,应急监视监测工作还会继续。”林芳忠说。

如今,康菲已经开始为它的错误、傲慢和谎言付出代价:蓬莱19-3油田停产,它还将面临一系列的索赔。而我们,也为了纵容它的傲慢付出更多的代价:渤海的生态,岌岌可危。

康菲面临双重索赔

如果只对康菲一家提起诉讼,有专家担心,康菲公司肯定会在主体资格上大做文章,因为蓬莱19-3是它和中海油合作开发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清颖、张皓雯发自乐亭、昌黎、北京距美国康菲公司渤海湾溢油事故发生已经超过三个月了,虽然漏油尚未完全止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北省乐亭县养殖户所需要的索赔证据正在逐渐消失。这让当地水产协会会长杨基珍和养殖户很是着急。

92,在杨基珍的带领下,六名养殖户向天津海事法庭提交诉状。

“天津海事法庭拒绝了我们的起诉,原因是证据不足。”93,当《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再次联系他时,诉讼已经被驳回。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