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舟山新区扬帆远航——访浙江舟山市工商联主席王海斌
八月的舟山群岛,空气中夹杂着咸咸的海水味。海面上,穿梭往来的货船,渐次响起的汽笛,忙碌有序。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首个群岛新区,此前,舟山群岛新区就已经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规划瞄准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被赋予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政策强力推动之下,舟山人的脚步明显加快。王海斌,这位浙江省政协委员、舟山市工商联主席,同时运营着一个企业集团的当家人,就是其中之一。
■千载难逢机遇
王海斌用“千载难逢”来形容新区的成立对舟山的意义。其中,当然也包括对民营经济的促进作用。
王海斌说,国务院审批的四大定位里面,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都与民营经济有关。特别是,在当前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经济相对较疲软的状态下,新区的成立,政策的推动,对舟山、对浙江、对长江流域的经济来说,都是一剂良药。“就整个浙江经济而言,我们浙江的民营经济可以用三个数字来概括,整个浙江GDP总量,民企占70%,税收占80%,就业占90%。这组数据,已经和韩国的结构相当接近。所以说,浙江的民营经济非常有前途。在新区的拉动下,会再上一层楼。”
新的投资机会已经出现。
“新区成立后,舟山已经成为了一片投资的热土,产业迅速升温。”王海斌举例说,“港、景、渔”是舟山新区最大的海洋特色资源。其中,舟山的旅游资源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现在已经有“海天佛国”普陀山、“南方北戴河”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普陀山还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岱山、桃花岛也很有名。现在,每逢周末,这里的旅馆全部爆满,住宿都成为了当地旅游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有车一族的泊车住宿就更难了。
市场的机会就在难题之中。据王海斌介绍,汽车旅馆将旅游、休闲、住宿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国外早已不是新鲜的产业,而在国内还是新兴产业,在舟山尚属空白。这将是舟山第一家,也是高档次、全方位的汽车旅馆。
■脚踏实地赶超
舟山人有个大梦想:赶超香港。“现在,国家批准了舟山新区的规划,绘好了蓝图,怎么建设,如何发展,就要靠我们努力了。”王海斌说,虽然从区位优势上来说,我们这儿已经是著名的海港城市,造船、渔业及港口经济都有了很好的基础。但香港的发展也是经历了百年历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要赶上香港,非有三五十年的苦功夫不可。
作为舟山市工商联主席,王海斌在新区政策出来后,就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做了一些工作安排。“首先是学习、考察,把别人好的东西、精华变成我们发展的养料。”王海斌说,首先,我们已经安排近期带领工商联考察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经济特区。随后,还要到新加坡和香港考察学习,这两个地方在地理优势以及地区面积上和舟山接近。我们要考察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以及实际操作过程。
学习的眼光不仅向外,还要向内。据王海斌介绍,舟山经济的增长点和经济成分的变化,也是前期考察的重点。“中间服务业和资本市场这两块是新加坡和香港的优势,非常发达。对我们舟山来讲,也是最缺乏的支撑点,整个经济成分里面的比例也很少,在资本操作方面,我们舟山还没有。在有针对性地考察学习后,我们要在这方面好好研究,作为产业链的增加和延伸。”
王海斌说,回来后,下一步,有关于政策建议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报给党委、政府;有关于民营企业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我们则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要让大家都知道,以后的产业是向哪个方向发展。当然,有些政策我们也要努力争取,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转型。
据了解,目前,舟山市工商联的会员企业有1240家,在非公经济中占1/4。随着舟山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地的企业在舟山的投资比例会逐年增大。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王海斌坦言,企业是经济的细胞。要想把企业做好,首先要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最主要看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一把手的文化。
这一点,也是他感到自豪之处。“我们舟山企业家和台州企业家比较类似,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比较憨厚,再一点就是比较有责任感。从整个商业经济运作中体现出进取心强、创业精神强、责任心强,不是小富即安,而是勇于进取,能够抓住机遇。对于舟山新区的建设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王海斌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