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增殖资源回捕全面展开

来源: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   发布时间:2015-05-20 20:16:1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随着91北纬35°以北的黄海海域和渤海长达三个月的伏季休渔结束,增殖资源回捕全面展开。据沿海七市渔业主管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截止95,全省11434艘机动渔船投入回捕生产,捕捞各类增殖资源总产量1.96万吨,总产值5.02亿元,同比产量减17%,产值增36%。减产增值的主要原因是渔获物价格普遍上涨,以及梭子蟹和日本对虾增产增收。

一、海蜇回捕情况

海蜇自715分海区陆续开捕,由于今年水温偏低、台风频繁、山南沿海浒苔继续旺发等不利因素,致使海蜇资源出现较大波动,开捕后资源急剧衰减,分布极不均匀。莱州湾海蜇偏西分布,以东营近海生产较好,一般日产1200kg,高的1500 kg。东营捕海蜇渔船一般单船收入10-15万元,好的20万元。莱州至蓬莱一带生产相对较差,一般日产200-300 kg,高的1000 kg,一般单船收入1-3万元,好的达10万元。山东南部沿海以乳山、海阳、青岛近海生产较好,单船一般收入10万左右,好的达15万元,其它增殖区生产较差,一般单船收入1-2万元。因今年我省首次限定海蜇捕捞期限,海蜇实际捕捞汛期较短,8月上旬全部结束生产。今年全省累计投入海蜇生产渔船2657艘,回捕海蜇产量1.7万吨, 同比减产21%,但由于今年海蜇价格较好,平均价格12-14/公斤,比去年上涨25%,实现产值2.27亿元,同比略增4%

其中山南实现产量、产值分别为1.27万吨和1.74亿元,同比产量减14%,产值增15%;莱州湾产量、产值分别为4331吨和5324万元,同比分别减少35%24%

二、对虾回捕情况

中国对虾自820陆续开捕以来,全省累计投入捕捞中国对虾船只4037艘次,至95,回捕产量达1232吨,创产值1.23亿元,产量同比减少29%,产值略增2%

山东南部以五垒岛湾和青岛近海生产相对较好,单船一般日产25kg左右,高者50㎏,最高产160 kg,其它增殖区生产较差,单船一般日产3-5 kg,好的10-20 kg

渤海对虾资源明显好于山南。东营、滨洲近海生产最好,单船平均日产100kg,高的200-300 kg,最高500㎏;莱州、龙口相对较好,单船一般日产80-100 kg,高的150㎏;潍坊近海相对较差,一般日产10-25㎏,高的50kg

今年对虾规格普遍偏大,目前已达到20-25/ kg,价格也随中秋佳节来临而大幅攀升,从开捕时的每公斤70-80元涨至目前的每公斤160-200元。价格同比增长约30%

日本对虾回捕生产以青岛、莱阳近海为主,一般日产20㎏左右,最高130㎏,其它地区生产较差,一般日产1-3㎏。目前规格30/㎏左右,价格75-100/㎏,到目前全省回捕日本对虾151吨,产值840.6万元,同比分别增加53%72%

三、梭子蟹回捕情况

梭子蟹自91开捕,各地反映资源比去年明显增多,产情也比较好,一般单船日产50-60㎏,高的100-150㎏,最高者250㎏,但今年梭子蟹规格明显偏小,平均个体重75g ,而去年同期平均个体重100g。目前个体200g以上的梭子蟹每公斤价格100-150元,而100-150g的梭子蟹每公斤价格只有40-50元。截止95,全省共捕梭子蟹1225吨,产值1.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00%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