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在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中,不少渔民认为自己的损失因溢油造成。但因取证难、立案难,在维权的道路上,他们走得艰辛而坎坷。
刘凤林是乐亭水产养殖户集体诉讼的代理人。
据刘凤林介绍,天津海事法院立案庭的董庭长说,证据不足,不予立案。按照法院的说法,如果要立案,还需要鉴定报告,还要有国家海洋局出具的带有公章的证明等。刘凤林和养殖户们准备按照法院的要求,补充证据并再次起诉。
在山东牟平,渔民也遭遇到了取证难问题。牟平区养殖户贺业才表示,他在海边看到成片油污,就跑到照相馆找人拍了下来,还用摄像机拍了短片,刻了光盘。“我不知道有没有用,就想多搜集资料,为起诉提供证据。”
法律界专业人士表示,要取得法院认可的损失数额,必须依靠国内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证实损害结果和渤海溢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比如国家海洋局以及农业部渔业局出具的鉴定报告。但由于国家海洋局和农业部尚未公布经济损失报告,因此目前渔民的民事索赔很难进入到诉讼阶段。
事实上,不仅仅是渔民遭遇了取证难、立案难问题,就连专业律师也是屡屡碰壁。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告诉记者,他所提起的渤海漏油环境公益诉讼在三家法院“都没有立案”。
“养殖户想告康菲非常困难。”7日下午,山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王建平说,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取证方面困难重重。养殖户打算起诉,需要将具体损失形成的时间、地点、数量、金额进行取证。如果认为造成损失的原因是漏油造成的,那么就需要进行举证。
有渔民不解,“海上漏油了,俺的扇贝死了,怎么就不能要求赔偿?”业内人士指出,朴素常理意义上的证据,与法律审判意义上的证据,两者往往不同。渔民精通打鱼,但不善打官司,谁来帮他们收集并保持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养殖户因“证据不足”被法院屡屡拒之门外,从法律的庄严性和严谨性来说,这不是法院的责任,而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
漏油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养殖户们希望有关部门早点取证、早点公布。
羊口渔民称捕获量减半
怀疑与漏油有关
担忧终于变成现实———
渔民怀疑的矛头指向三个月前发生的蓬莱19—3油田B、C平台溢油事故。该协会会长孙效宝表示,协会已就此情况向山东省渔业部门逐级上报。
隶属于寿光市的羊口镇位于渤海莱州湾的小清河入海口处,此处距溢油事故发生地即渤海52海区相距
事实上,这个结果早在孙效宝预料之中。
据介绍,除向政府部门汇报之外,该协会已着手聘请律师调查取证。“我们将向康菲公司索赔。”孙效宝说。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