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8月10日,威海市召开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海洋资源管理和现代渔业发展工作,努力推动全市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培廷,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等出席了会议。
王培廷在会上对今后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发挥资源优势,使海洋产业成为威海的主导产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渔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十二五期间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7%以上。二要加快传统养殖业向精品养殖、近海捕捞向远海捕捞、由捕捞向放流增殖保护资源、一般海产品向精尖加工转变的步伐。三要把科技兴渔作为第一动力,通过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品的上档升级。四要持之一恒的抓好海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从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面抓好质量管理,打出常盛不衰的品牌。
会议充分肯定近几年全市海洋渔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海洋与渔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强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渔业种苗、海水养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和海岛经济,着力构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体系。二是要强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培植一批渔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综合性交易平台,建设一批渔业示范园区,建立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海洋渔业整体质量效益。三是要强化品牌营销,充分发挥品牌吸纳、聚集、组合优质资源的功能,进一步扩大威海海产品的影响力。四是要强化对外开放合作,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切实增强海洋渔业发展活力。五是要强化综合管理,严格落实海洋功能区划,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强海岸带管理和海洋生态保护,着力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和海洋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升海洋生态安全水平。
会议指出,当前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变动期,海洋渔业作为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威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以改革创新的思维,把海洋产业纳入蓝色经济区发展框架中去谋划、去推进,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将海洋资源切实保护好,有序开发利用好,优势充分发挥好。
会上,授予14个单位“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5家企业“威海市远洋渔业先进企业”称号,12家企业“威海市海珍品健康养殖先进企业”称号,7家企业“威海市海产品精深加工先进企业”称号,表彰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先进个人。荣成市人民政府、文登市南海新区管委、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好当家集团分别代表政府部门、用海园区、科研院所、渔业企业做了典型交流。
威海市各市区党委书记、政府分管副市区长,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局主要负责人;高区、经区、工业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管委分管副主任,农经局(处)局长(处长);市直和中央、省属驻威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沿海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副镇长(副主任);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先进个人;部分涉海用海园区、企业和渔业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人等近400人参加了会议。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