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烟台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狠抓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建设,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生动局面。
在烟台宝钢钢管有限公司厂区,记者看不到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传统炼钢炉,取而代之是无烟、无味、全封闭的热处理炉。代表着业界最先进工艺的无缝钢管正在装车发货。烟台宝钢企业文化部部长孙银芳介绍说,无缝钢管属高附加值产品,可用于油田钻井,技术规格要求很高,此前为国外产品所垄断。目前,公司即将达成年产高等级无缝钢管60万吨的产能,产品将全部代替进口。
同样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还有烟台睿创威纳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新光电产业的杰出代表,这个公司研制的红外成像芯片与热像仪整机项目在达产后,将填补国内空白,彻底打破我国红外成像技术无芯困局,突破欧美等国对我国的技术和产品封锁。公司总经理助理江斌告诉记者:“红外热像仪这个市场是非常巨大的,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价格从一万到六万不等,如果产品开发成功,预计价格可以降到八千以下,预计我们的一期芯片达产后,年产值可以达到十亿人民币的成绩。”
如今,在我市,一个个科技创新带来的高端高质高效项目正在强势崛起。在福山,通用光伏自主研发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年均发电63万度,节约标煤25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28吨;在开发区,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整车产量将达到60万台,每分钟将有一辆汽车驶下生产线,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轿车生产基地;在莱山,投资100亿元的核电产业园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预计到2015年,我市将拥有核电技术研发服务企业6家以上,核电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0家以上,产业总收入120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三大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加大引进、建设大项目、好项目的力度,科学布局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航天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项目建设,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开工项目144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445多亿元,同比增长2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39.82%,比年初提高3.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比重均居全省第一位。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