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与舟山群岛新区几乎同时诞生,它的书名叫《漫游舟山群岛》。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意味着舟山开发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消息一发布,渴望了解舟山的人日益增多。可以想见,舟山群岛的知名度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加响亮!
然而有人问:舟山群岛新区人文荟萃之处究竟有哪些?今年7月11日在中国航海日活动中,作为赠予来宾的礼品书之一的《漫游舟山群岛》首次与大家见面。它的及时性让世人有机会更快捷系统地了解舟山群岛的自然人文与历史风情。
隽永的文笔、精美的装帧、悦目的图片……捧读这部由省作协会员徐荣木创作的20万字著作,仿佛向人们打开了一道了解舟山人文景致的画卷。《漫游舟山群岛》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立足于文化视角,以游记式散文的笔调,从历史、文化、佛教、生态、景观、风情方面,介绍了舟山群岛多姿多彩的岛屿景致与历史人文,对舟山群岛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艺术解读。
正如作家所言:舟山群岛是一部厚厚的书,天赐秀色常令人击掌叫绝。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普陀山有“地球上最为诡异的北纬30度线穿岛而过,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古埃及金字群塔、百慕大三角在同一纬度线上。还有东面的洛迦山,狭长形的小岛,酷似观音菩萨静静地仰卧在海面上,真所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徐荣木认为,不到舟山旅游的人充其量只读了朦胧的一页。在《海天佛岛》一文中,作家这样写登普陀山佛顶山的感受:“我多次登山,身在灵山中,心在禅境里,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爬上云开天阔的佛顶山,天风挽着东海大洋气息,在徐徐飘袂中,人似乎羽化成仙,那感觉真是美妙至极。”
如果说,山之美还不能尽现舟山的海山特色,那么,徐荣木笔下的海同样是与众不同的。他写西堠门的海面则是多变的:“海面上,一湾清冷的潮水涨涨落落,水流湍急,流向复杂多变,漩涡遍布,海水深邃无边,海浪喜怒无常”;然而作家笔下的西堠门大桥又是雄伟的。在《西堠门的阳光》一文中,作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绝美的诗画:“天边金色的阳光穿过云隙洒下来,美丽的光柱充分释放着巨大的能量,洒在平静如镜的辽阔海面上,波光粼粼,非常迷人。夕阳久久地沉睡着,远处的世界万籁俱寂,令人感受到奇异的心醉神迷”。 跨海大桥横跨海上天堑,海天之间,人类的智慧飞扬。显然,这是一幅人类战胜自然的图景。
《漫游舟山群岛》一书所展现的群岛风光景色带有强烈的诱惑。这种诱惑既有千百年来上苍赋予舟山群岛的自然风光之美,又有人类自身在开拓自然中营造的人文环境之美。徐荣木擅长从自我审美的角度出发,有抒胸怀,展示群岛“秀色可珍”的家园场景。在《千岛老街》中,徐荣木这样表述:“文化是小城的灵魂,而小城的源头就是这条老街。老街独特的民居建筑及市井文化,是小城的历史瑰宝,也是城市之魂,庇护和淳美着一代代定海人。 ”
波兰著名作家伊瓦什凯维奇在谈到法国艺术的风格时曾说,只有你亲自看到那些红褐色的树木、平静的水面、茂密的灌木丛和皮埃尔·卢梭珍爱的那些牧场,你才能真正理解印象派的绘画;只有你到过枫丹白露,才能懂得德彪西和塞维拉克音乐中的淡淡哀愁,拉威尔音乐中的色彩和声以及弗朗克音乐中的法国民歌成分。而定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沉淀的人文厚度也只有这样的表述才更能展示这座城市的魂魄。“诗意地栖居”是西方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诗美论中所憧憬、描绘的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在《东沙古镇》中,作家写道:“缓缓的生活节奏,非常适合随遇而安的心境,居民淳朴好客,外乡人初来乍到,寻巷探路,感觉仿佛是相处已久的街坊邻居。 ”在《海上秀山》一文中,作家把兰山之美如实表述道:“秀山岛一步一景都是诗,一草一木皆成画。 ”
细细阅读《漫游舟山群岛》一书,处处让人感觉文风可亲。我们能感受到作家笔下的一景一物是他生活的反映,得之不易,只有亲自用脚去体验、用心去感受才会得以俘获的。在《海上卧佛》中,作家如此描述:“站在普陀山露天观音大佛像广场上,远望东南方向,有一尊巍峨的睡佛静静地仰躺在莲花洋海面上。睡佛的头、颈、胸、腿、脚轮廓分明,神奇美妙。千万年来,不论严寒酷暑,狂风淫雨,惊涛裂岸,他始终保持着如一姿态,从不为世界的纷扰变幻所左右”,这种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活”了风景,拉近了读者与景点的距离。在《冬天的茶人谷》中,作家写道:“愈往上走,山势愈陡,直至半山腰有一泓静静的清水龙潭,一阵轻风,唤起了粼粼涟漪……可惜眼下正是寒冬,但不难想象,若在春暖花开季节来茶人谷,映山红、杜鹃花将遍布峡谷,千亩嫩绿茶,层层叠叠,肥硕芽叶在清风中与连绵群山起起伏伏,频频摇曳,在薄雾中静悄悄地孕育,芬芳幽香,醉人心魄”。《在东山顶上》一文中,作家沿着庆丰宕口游步道至东山最高处的火龙岗峰,深秋的山中,作家所看到的是“葱郁的杂树满山遍坡,林木森森,色彩由绿渐渐泛红,一丛黄一丛绿,一丛淡一丛深,姹紫嫣红。沿途的空气清新,略带甜味,偶然一阵秋风起,风掠过树梢,‘哗啦啦’作响”,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观,作家不由得感叹“在城里听多了喧闹之后,这久违的天籁之声,多么惬意”。这种用心感受自然之音的行文风格只有亲身体验后,才会有这样的细腻描述。
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所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历代出色的记游作品,大多是托景抒情,寓情于景或借景谈理,寓理于景,做到情景契合或达到景、情、理水乳交融的。《漫游舟山群岛》一书注重人文与情感融合,具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另配有精美的舟山群岛插图照片,全书犹如一幅缓缓打开的画卷,尽情展现了天地人文之灵赋予舟山的俊美。
一个背包组成的简单行囊,如今,“驴者”遍走天下,成为许多人追求的时尚生活。
游记文学作为记录所见所闻的一种文学载体,也因此成为人们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的传播文体,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当今“驴”行天下中也不乏博才饱学的作家、艺术家、记者、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多门类的科学工作者,名山胜水格外娇艳,秘境奇迹不断发现,文化景点遍地开花。面对着新的社会发展景象和人民大众对于新文化的迫切要求,游记文学也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舟山海鲜美食闻名遐迩;舟山群岛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各两个,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千年古城定海、世界三大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沙雕故乡朱家尖、金庸笔下的桃花岛……我们期待徐荣木宝刀不老,今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们更期待有更多的作家能为提升舟山群岛的知名度锦上添花。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