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

来源:黄海水产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07-03 10:25:28 

雷霁霖,男,19355月生于福建宁化,畲族。19541958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学家。40多年来,始终坚持在科研生产第一线,系统研究了22种海水鱼类的增养殖理论与技术,其中8种已实现产业化,他以亲身实践丰富了鱼类养殖学理论,引导了海水鱼类养殖向工业化方向发展,是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学科带头人、工厂化育苗和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

上世纪60年代,他率先突破了梭鱼人工繁殖技术,探索了多种海水鱼类育苗工艺;70年代首创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系列技术;80年代率先完成工厂化育苗体系构建,北方网箱养殖和放流增殖获开创性成果;90年代,真鲷工厂化育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于1992年首先从英国引进大菱鲆良种,突破了育苗关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创建符合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掀起了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第四次产业浪潮,近5年累计创产值逾7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大菱鲆的引进被誉为我国当代最成功的海水鱼类引种范例。

雷霁霖相继主持和完成 国际合作、国家攻关、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2项(第1名和第3名)、杜邦科技创新奖1项(第1名)、省部级奖多项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和合著7部。培博士、硕士6名。他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勇于创新、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对我国的水产科技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生物学家。

攀登不息创新不止———记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教授

(青岛新闻网)

初次采访雷霁霖是在一个多月前,短短一个小时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雷老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成长起来的一位畲族科学家,他以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为己任,在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领域奋发图强、锲而不舍地攀登了半个世纪。他以其敏锐的思维、渊博的学识、不畏艰险的求索精神,对22种中外海水经济鱼类的胚胎学、繁殖生物学、实验生态学和增养殖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为我国海水鱼类增养殖理论的建树和生产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长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海水养殖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在国内声名卓著的海水养殖专家和鱼类养殖学科带头人。他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杜邦科技创新奖以及其他多项省部级奖励。

特别是,近十年来,他致力于引进欧洲良种大菱鲆,创建了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新模式和新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推进了沿海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和渔农致富奔小康的宏图伟业,因而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

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的奠基人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海水鱼类人工育苗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他针对北方低温期长的特点,提出了要走可控性强、全程式工厂化育苗道路。他从早期育苗研究中发现,仔鱼期的死亡率特别高,他率先应用小球藻和鱼油强化轮虫和卤虫等活饵料,有效地提高了生物饵料的营养价值,大幅度地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至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牙鲆、真鲷、黑鲷等鱼类年单位育苗产量均由原来的数万尾提高到30万尾以上;河鲀和黄姑鱼等的年单位育苗产量达到50万尾以上的先进水平。自此以后,生物饵料的“营养强化”便成为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的重要工艺而被固定下来,全程式工厂化育苗系统工艺由此架构完成。雷霁霖和他的同事们,用自己的科学实践提高了我国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的整体水平。

不断创建试验基地,拓宽研究领域

上世纪60年代初,他和课题组成员一起首先在日照石臼所,建成当时堪称亚洲最大的海水鱼类养殖试验基地,同年建成国内第一座室外大型梭鱼生态繁育池(面积26亩),最早获得了梭鱼在模拟天然的人工生态条件下,自然产卵、受精、育苗的成功纪录,开辟了我国海产鱼类生态系育苗的理论与技术。同时在基地上,他最早实施了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海水驯化试验和黑鲷与尼罗罗非鱼的土池混养试验(80年代初在胶南试验基地),获得了海水池塘鱼类混养亩产达800公斤的高产纪录,成为当时海水鱼类混养高产的一个成功范例;同期又率先开展了海水鱼类网箱养殖试验研究,成为北方海水网箱养鱼的最早样板。这一系列的试验成功,为以后试验基地、工厂化养殖园区建设和研究领域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求新求精钻研海水鱼类增养殖技术

雷霁霖是一位热心钻研鱼类增养殖技术的专家。50年代末,他参加了中苏合作“渤海经济鱼类鱼卵仔鱼生物学调查”,为渤海鱼类增殖放流积累了重要的基础资料。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进行了真鲷、牙鲆、河鲀等鱼类的工厂化育苗和大规模增殖放流试验。80年代末任中日合作“北戴河水产增殖中心实验站筹委会”顾问期间,为争取日方7.5亿日元无偿援助,建成该中心实验站做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初,又单独争取到日本海外渔业协力财团4.5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建成中日合作“青岛小麦岛真鲷增殖项目”基地。“八五”期间,由他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渤海主要经济鱼类、梭子蟹、海蜇增养殖技术研究”攻关项目,创造了真鲷育苗每立方水体平均出苗量达1万尾的国际先进水平,连续4年放流真鲷苗97.7万尾;19911993年标志鱼的平均回捕率达6.8‰,开创了我国海水鱼类人工苗大规模放流增殖的先河。1996年他荣获国家“八五”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励证书(第一名)和1997年“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19951998年,他又主持了国家攀登计划 B“真鲷、牙鲆优良种质和抗病力基础研究”课题,不仅丰富了我国海洋鱼类的理论研究,而且作为主持人之一(副主编)编著出版了《海水鱼类发育和养殖生物学》专著一部。

立论指导,为发展产业不懈冲刺

长期的科研实践使雷老深刻地体会到:“水产养殖是高耗能产业”,因此他特别重视节能降耗和环保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提出了“节能越冬”、“工厂余热利用”和“地热开发”等理念。每当开发新养殖品种时,他总是首先详细分析该鱼种的生物学、生态学和地理分布特征,结合国情特点适时作出“节能养殖”方案。他先后提出了“工厂化育苗”、“深井海水育苗”、“南卵北育”、“北苗南养”、“工厂化养殖”、“海陆接力”、“南北接力”和“工厂与池塘接力”等鱼类繁、养殖的战略与策略,并始终贯穿于自身的科研实践活动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从70年代起,他便积极向国家、省、市领导部门提出利用地热(深井海水)和电厂余热水养鱼的主张;曾上书山东省科委立项支持开发黄岛电厂的冷却水,用于工厂化养鱼、育苗、育种试验。这一节能倡议不仅得到政府的支持,而且获得了北方沿海许多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现在“地热井水”和“工厂余热利用”正在水产养殖的育苗、育种和工厂化养殖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进良种,艰辛探索,铺就新的成功之路

引进大菱鲆,说易行难。因为这是欧洲昂贵的专利技术,人工养殖难度极高。雷霁霖从引进开始就带领课题组迎难而上,发扬自力更生、奋力拚搏的精神,经过7年艰苦攻关,突破了大菱鲆亲鱼的强化培育、探明了产卵节律,应用光、温控制等关键技术促使亲鱼分批成熟、多批采卵;在年周期内实现了连续多茬育苗、年单位产量超过百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达17%(欧洲的平均成活率至今仍浮动在10%-15%)的国际先进水平,从而填补了国内的空白,7年走过了欧洲2030年的研制道路。为了加速实现大菱鲆养殖产业化,由他首创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应运而生,使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迅速发展成为名扬中外的海水养殖新产业。与此同时,还掀起了新一轮国内外优质鲆鲽类(包括欧洲鳎、塞内加尔鳎、大西洋牙鲆、漠斑牙鲆和国产的半滑舌鳎、园斑星鲽、石鲽等)的引进、研究和开发热潮。业界权威人士称:大菱鲆是当代最成功、效果最好、辐射作用最强的海水鱼类引种工程。(张子倩陈静)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