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风劲扬帆奔新程

来源:中国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34:4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叠加融合,为东营的发展带来难得历史机遇。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巧借国家战略东风,坚持突出重点抓大事,以点带面促发展,有效推动了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着力推动主体产业区发展

东营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等主体产业区是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推动黄蓝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市委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实施重点突破。市人大常委会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别由各主任带队,先后进行了专题视察,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深入企业实地查看、组织各层面座谈讨论等方式,全面了解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把好发展定位,创新发展举措,奋力攻坚克难。明确提出东营港临港产业区要针对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液体化工码头没有按时投运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集中筹措资金,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切实增强项目承载能力。东营高新技术开发区要定位于发展高端产业,搞好规划布局,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全市经济主要增长极。生态高效农业区要把推动示范区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在抓好龙头企业带动的前提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当地群众参与,让群众得到实惠。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要正确处理好自然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关系,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水平建设、大公司开发,努力打响独具特色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品牌。各主体产业区认真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形成了更高层面上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园区”,高端产业框架初步形成。东营港23万吨级码头投入运营,2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已开工建设;临港产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各产业园区竞相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区10万亩淡水示范区已全部建成,20万亩海水示范区完成投资20亿元。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批复,旅客综合服务中心、黄河口湿地公园建成投用,休闲度假区等项目顺利推进,正在积极争创5A级旅游区。主体产业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着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实施国家战略的核心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建设黄蓝经济区、解决东营结构性矛盾的根本出路。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东营时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也把这项工作列为三大战略任务之一。市人大常委会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督促政府制定出台了工业调整振兴意见和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并针对东营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先后到所有县区和开发区、部分经济部门和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国家规划关于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和建设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做强做大企业,以城镇建设为依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市政府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导,规划建设了1个循环经济型县区、3个循环经济型园区、2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以高起点引进和现有企业实施战略转型为重点,加快培育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已达27%,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初期的4.279.716.1调整为3.672.723.7,油地经济结构调整为37,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得到大幅提升。

着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为切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强化监督推进重点工作的意见》,先后将“三路两港一场”、“三网”绿化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纳入评议议题,着重围绕工程进度、建筑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实施了监督,通过听取工作汇报、开展视察调研、进行座谈讨论、书面征求各方面意见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召开常委会会议以打分测评的方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反馈意见建议,并加强跟踪问效,督促抓好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德大铁路已开工建设,黄大铁路正式批复,荣乌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东营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广利港建设积极推进,胜利机场改造升级达到4D级标准,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三网”绿化工程构筑起了林网、水网、路网一体的绿化框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被命名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规划建设起点高不高、布局合理不合理、管理到位不到位,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进程。常委会统筹考虑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每年都安排相关议题,开展视察调研,先后听取审议了城乡规划法贯彻实施、城市建设管理以及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报告,组织调研组对黄河水城建设、社区综合整治、小区物业管理等工作进行了10余次调研,督促政府突出黄河水城特色,完善规划设计,实施精品工程,加快科技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健全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同时,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味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施国家战略推动科学发展夯实了基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