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度假胜地 蓝色产业新城——文登

来源:中国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35:53 

海陆统筹的“文登实践”

今年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海新区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文登确立了“两大板块三大功能区”的发展战略,建设以南海新区为主体的蓝色经济先行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高端产业示范区和以城市文化商务区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构建城区和南海两大板块相呼应、产业向三大功能区集中的发展格局。

正在建设的南海新港是南海新区开发的一大亮点,在新港建设现场,4996米的新港引堤直伸入海,一台台巨型吊臂将“扭王字”型的预制块体整齐排列到引堤护坡,大型工程车来往穿梭,加紧推进泊位建设。按照工程计划,10月份,一期两个万吨级泊位即可投入使用,二期两个5万吨级泊位随即开工。

出海通道打通之后,南海新区的战略地位将从空间“尽头”转变为开放前沿。自20073,南海新区启动开发建设,规划控制面积160平方公里,建设面积90平方公里,分临港产业区和旅游度假区两大功能区,实现两区联动、产业互补、协调发展,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深化对日韩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南海新区开发建设4年多以来,南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40多亿元,“五纵四横”骨干路网基本完成,实现了水、电、暖、气、通讯等“十通一平”,变电站、供热站、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相继就位,南海实验学校、医院等投入使用。完备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国内外客商纷纷抢滩登陆,初步构建起了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海洋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港口物流、滨海旅游度假等为特色的蓝色产业体系。现在,已有90多个过亿元的大项目落户。到“十二五”末,南海新区产业规模达到760亿元,培植销售收入过百亿、过10亿的企业23家。

在城区板块,经济开发区面积已经拓展到30平方公里,依托多年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MES洗涤增效剂、益合元生物科技等2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加速推进,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工具、家纺制革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起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经济开发区将建设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再造一个工业文登。城市文化商务区也已拉开了34平方公里的发展框架,重点培植文化、商务会展、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新型房地产等产业,形成了文化教育、金融商贸、综合服务、生活居住、生态休闲五大组团,今年下半年,中国国际五金工具博览会、中国国际家纺博览会、中国国际毛皮裘革服装交易博览会等活动都将在这里举行。

跳出“陆是陆、海是海”的传统认识,文登海陆统筹齐头并进,打造“全域蓝”。今年10,贯穿文登南北的“大动脉”圣海路将全程开通,与已经建成通车的龙海路、金海路共同构建起板块对接的交通支撑体系,使两大经济板块和广阔的内陆腹地连为一体。

以路为纽带,文登加快南海、城区两大板块的融合对接,进而拉动沿线节点镇及周边镇发展,推动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激活区位、资源等各种优势,着力培育以海洋风电、港口物流、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产业为主导的镇域经济体系,发展以靠山、守城、温泉等为依托的镇域特色产业,形成了以“两大板块三大功能区”带动,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文登:“群众满意”导引民生工程

“这个新学期孩子们再不用挤矮旧的老楼了。”77,在文登市三里河中学教学区,校长邹本川这样说。笔者看到,昔日旧楼位置上,一座崭新的综合性教学大楼主体已完工。邹本川介绍,之前的教学楼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抗震标准不高,设计也不尽合理,许多学生家长对此意见很大。

2009,文登市启动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市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或重建,三里河中学改建工程也于2010年破土动工。文登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新波说,今年,文登将加快推进校安工程,完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继续作为便民利民大项目来抓,规划投入1.05亿元,重建校舍6.6万平方米、加固5.5万平方米,投入700多万元用于三里河中学教学楼的续建工程也在其中,预计9月份新的教学大楼即可投入使用。

包括推进校安工程在内,2011,文登围绕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实施了20个便民利民大项目,安排资金总额达7.3亿元。对每个大项目都明确了责任单位,并统一由大项目推进办公室督导考核,每月调度进展情况。

既抓投入,办好重点民生项目,又抓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在文登的决策层看来,群众满意是个易碎品,一个时期满意,不等于长期满意,对整体工作满意,不等于对每项工作都满意。为此,文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统领民生工程建设,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发挥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行风热线、市长公开电话和民情热线的作用,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根据群众的呼声,文登又确定了重点惠民项目“55,即着力解决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居住环境、救助弱势群体等5个方面的热点问题;不断巩固农村自来水改造、连村路硬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沼气改造、垃圾中转站运行等5个项目已有成效;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二级医院参保人员住院报销比例、职工医保保险封顶线、企业退休人员养老补助、经适房补贴等5个项目保障标准;实现新农保、老旧小区供热改造、农村卫生室建设改造、60周岁老人免费查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5个项目全覆盖;探索创新客运服务、医疗服务、办学模式、救助残疾人、法律援助等5个项目运作模式。

按照“为群众造福谋利、让人民舒心满意”的工作目标,文登各部门单位立足各自实际,主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年初即确定了机关单位和干部办实事5000,村居企业办实事5000件的“双五千”工作目标,16月份仅机关干部为民办实事就有4300多件。此外,去年新一轮“包村联户、富民强村”工作开展以来,全市230多个部门单位和近3000名机关干部怀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主动结穷亲,真心办实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城乡和谐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各包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共投入包扶资金、物资折款2700多万元,办实事好事1.4万多件。 (王海政 毕明涛)

千年“文登学”焕发新活力 文登:文化名城再登新高

“祖龙驻跸文士登山古县得名自昔始,黔首知书田夫晒字昆嵛佳话至今传”,这幅由文登籍书法家、著名学者于植元亲撰并书写的“秦代遗踪”对联,镌刻于文登的“文化地标”――“召文台”迎门而立的大石牌坊上,道出了文登这座“千年古县”的厚重文脉。

文登公元568(北齐天统四年)置县,1988年撤县设市。悠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时期就被称为“文士之乡”,隋唐以来有100多名进士荣登金榜,久享“文登学”的美誉;融儒、释、道于一体的全真教在文登开宗立派,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秃尾巴李龙王的神话传说在山东及东北三省家喻户晓,李龙文化声名远扬,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胶东革命的摇篮,1937年爆发的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为共和国缔造了四个军,哺育了120多位文登籍将军。士学文化、道教文化、李龙文化、红色文化等各种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特色浓郁的地域文化,把文登带入“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行列。

在发展进程中,文登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不断传承光大“文登学”,全力推进文化名城、文化强市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文登先后组织编写了《文登进士》、《文登将军》、《中国道教名山昆嵛山》、《秃尾巴李龙王的神话传说》等系列丛书,对士学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李龙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归纳出“自强不息、和谐向上”的新时期“文登学”精神,用精神指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文化设施打造上,文登启动建设了城市文化商务区,投资20多亿元规划建设了以“两园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文化设施群。“文登学”公园自200710月开放以来,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50余场次,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文化广场”;市民文化中心、博展中心等近期也将陆续投入使用。在农村,建起了100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77个文化大院、332个农家书屋……高档完善的设施激火了文登的城乡文化,16个文化协会,400余支业余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城乡之间。元霄灯展、民俗展、“激情广场大家乐”及“百姓放歌 唱响文登”文艺巡演等系列活动,已发展成为文登的文化活动品牌。“十佳庄户剧团”、“三十佳巾帼文艺队”、“五十佳农村文化户”的评选,更为文登文化的繁荣添了一把火。

为让文化氛围更浓厚,文登开设了“昆嵛讲坛”,适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文举办专题讲座,开阔视野、提升高度,目前已累计举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蓝色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等专题讲座14期。编印了《悦读经典》、《悦读时政》系列小册子,免费发放,成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口袋书”。组织开展了“书香文登”读书节活动,为农家书屋赠书、图书漂流、读书征文等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了书香机关、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村居的创建。

“文化之城,登高之地。”文登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步步登高。

中国长寿之乡 滨海养生之都文登

文登地处神奇的北纬37度线上,山水相依,海河相接,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公园昆嵛山、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圣经山、秃尾巴李龙王故里回龙山和有天赐福地之称的红色革命圣地天福山四座名山都坐落在文登境内,城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有5处高品质天然温泉,是中国“温泉之都”,并有156公里海岸线,岬湾相间、风光旖旎。受到山海对气候的调节,这里夏天润而不湿,冬天干而不燥,年均气温11,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为百分之百,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1000个。文登还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山东省生态建设示范市。

山海交汇形成的区域性气候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宜各种作物生长,使文登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花生、水果、蔬菜、西洋参、海珍品生产基地。文登还是一座文化之城,诗学文化、道教文化、李龙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近年来,文登进一步加大对各种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旅游养生产业发展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土壤。

坐拥山、海、泉、林、岛、滩、文化、珍鲜果蔬等多种复合养生资源,文登养生产业已经起航。优美的海岸线上,度假养生与临港产业互动的卓达香水海项目已露初容;五大温泉之一的汤村汤边,突出真山真水的天沐温泉已经开门纳客;地处汤泊汤的汤泊温泉移步亦景、动静相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依托圣经山精心打造的圣经山旅游度假风景区正加紧建设……

养生相关产业驶入快车道。养生食品种养面积不断扩大,全市无公害珍鲜果蔬、海产品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海参养殖达到2.5万亩,西洋参种植达到3万亩,成为全国三大西洋参主产区之一。养生服务持续升温,温泉开发遍地开花,南海新区世威明珠岛、国际康疗城等项目纷至沓来。养生产品日益红火,南海新区和经济开发区专门设立了养生产品工业园,入驻项目越来越多。统计资料显示,全市拥有养生产品加工企业30多家,在建养生项目10多个,养生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多亿元。

未来的发展中,文登市把“养生之都”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文登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运营,不久的将来,文登城市产业、空间、功能将得到全面重塑,“滨海养生之都”城市形象将全新绽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