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每一次干涉都欢呼雀跃,但美国应当抵制住诱惑,避免过度插手。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不干涉态度一直是指导美国政策的主要原则,美国应当继续保持这种态度。
资源争端本来就是错综复杂的,不大可能通过大张旗鼓地发表声明或举行多边峰会的方式得到解决。反过来,要想取得进展,就需要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一边进行秘密外交,一边让一个或多个主权要求国时不时地展示一下实力。事实上,在过去30年里,中国解决所有冲突的方式是相当令人感到鼓舞的:自1979年以来,中国从未大规模地动用武为。
没必要把这些混乱的争端纳入范围更大的地区或全球体系来解决。首先必须要进行对话。美国在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进行积极地合作,比如打击海盗活动或恐怖主义——这两件事对重要的海上航线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将有助于加强两国在安全领域的信任,而两国目前在这一领域是极其缺乏信任的。这样的合作还会打消该地区国家的疑虑,即它们的地区不会成为大国较量的新战场。
无可否认的是,美国必须保留“大棒”,但实际上还有许多事情需要通过灵活务实的静默外交以“温和的语气”加以解决。为了避免把目前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为实际暴力,美国应当避免作出新的承诺,比如加强与越南或其他主权要求国的防御关系。
日本联合美澳在南海军演 一副深度介入姿态
近期日本政局虽然乱作一团,但其插手南海事务的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日本一方面高呼南海问题对日本来说“并非隔岸观火”,一方面加大与美国等的联合力度,表现出一副深度介入的积极姿态。
日本海上自卫队2011年7月8日宣布,将与美国、澳大利亚两国海军在南海海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该演习过去曾在日本九州以西海域及冲绳附近海域举行。此间媒体指出,近期南海局势紧张,日、美、澳三国选择在南海海域举行联合军演意在牵制中国。
据悉,此次联合军演将于9日在南沙群岛以南的文莱附近海域举行。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岛风”号、美国海军驱逐舰、澳大利亚海军巡逻艇共3艘舰船将开展海上通讯演习等。这3艘舰船目前正在文莱参加国际舰队检阅活动。
日本外相松本刚明本月4日访华时,就南海局势对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表示,“航行自由、海上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关心事项”,希望通过多边对话解决问题。杨洁篪重申了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应由当事国之间的双边对话予以解决。
日美外长、防长“2+2”会议上月21日曾推出一个新日美共同战略目标,针对南海问题两国强调:中国应“遵循国际准则”和“遵守航行自由的原则维护海洋安全”,并明确要求中国“停止对他国船只采取妨碍行为”。
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见中再度就此问题强调,“中国和日本的周边海域以及亚洲周边海域的航道始终是畅通的,航行自由是有保障的。日本长期以来是周边海域包括南海航行自由的主要受益方之一,对有关海域实际情况是清楚的”。
日本之所以对南海问题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是因为一方面,日本从中东进口原油,南海是海上航线要冲,为此日方屡屡提及“航行自由”;另一方面,日本担心钓鱼岛等间接关联南海主权问题。日前有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如果中国在南海局势上掌握主导权,那么中方在位于东海的尖阁诸岛(钓鱼岛)和油气田问题上也将展开攻势,这几乎是确定无疑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美、澳等国试图利用在南海海域搞联合军演的方式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这除了向外界展现出这些国家对南海问题的高度关注及焦躁心态外,不会对问题的解决有任何助益。外界的武力威慑不可能让中国畏惧退让,南海问题只会因此而更加复杂化。
南海争端:多方博弈愈演愈烈
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表示,目前菲中两国在解决南海争端途径方面的立场相去甚远。与此同时,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军上将马伦强调,美国将会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存在。而中国则呼吁美国不要插手南海问题。
中国希望双边解决 东南亚国家坚持国际社会参与
最近一个月以来,中国和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邻国在南中国海海域的主权争端不断升级,各方均坚持自己的主权要求不愿妥协,尤其越南和菲律宾则表现出过去少有的强硬态度,越南更是在此敏感时期和美国进行联合军演,相当程度地刺激了中国政府的神经。2002年相关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即敦促各方保持克制,不采取令局势紧张化的举动,但是终究要如何解决在这片各国都抱有相当兴趣的海域的主权争议,仍然存在巨大的分歧。
正如上周刚刚访华的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所说,中国的基本态度是,这样的问题应该在"邻里之间"通过谈判沟通双边解决;而菲律宾则坚持要求把问题放到国际层面上,由联合国予以仲裁。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swp)的东南亚问题专家格哈德·维尔博士分析,菲律宾等国之所以要求将联合国或美国纳入到谈判中来,是因为它们担心自己作为小国,假如单独在谈判桌上面对强大的中国会处于劣势。
“有些国家高估了美国的支持”?
南海主权争端由来已久,而新一轮的冲突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强硬态度。在平时罕有游行示威活动的越南,已经连续举行了数次反华游行;而菲律宾的数次表态立场也相当坚定,尤其是在美国明确表示要对其提供军备方面的支持之后。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的维尔博士认为,假如各方都不愿意妥协让步的话,那么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甚至出现武力上的摩擦也不无可能,这种情况在过去也时有发生。他说:
“是否会走向武力冲突,当然也取决于中国的态度,它是否愿意作出妥协来适当迎合这些东南亚邻国的立场。中国至今一直坚持自己对整个地区拥有主权,在这个立场基础上谈判是很难进行的。”
维尔博士指出,中国一方面宣称自己的主权要求不容置疑,不容讨价还价,但另一方面却又建议和邻国谈判解决争议,这样的立场是缺乏逻辑的。中国必须把自己的立场更加明确化。当然,中国的处境是困难的:一方面,出于经济和安全政策的考量,它必须和东南亚各国维持较好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南海争议又涉及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也是中国在过去一再面对的难题。
(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其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请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