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永丰乡包家槽子村的戈壁田野上,屹立着亚洲大陆中心标志塔。塔顶为四方拱卫的地球模型,塔中有个悬空的大圆环,环中装有一个似自天而降的圆锥体,锥尖直指地面一圆点,其坐标是:东经87°19′52″,北纬43°40′37″,这就是亚洲大陆地理中心。
据说,这里与亚洲周边海域直线平均距离有2500公里。打开中国地图看,中国的内陆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远离大海,似乎与海洋无缘。就地理环境而言,这里有高耸的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有黄沙似海的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干旱少雨的气候,找不到一点大海的影子。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地质学家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整个新疆曾经是浩瀚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正因为有了那个遥远的古特提斯海时期曾在这里发生过,这里的山山水水才显得魅力无穷,才更能唤出人们的好奇心,于是,人们要去探求、要去追寻,借助科学的智慧和力量,掀起它那神秘的面纱,探求它当年的容貌……
《山海经》不周山的猜想
关于大自然的这一沧桑巨变,在中国古代已经被人们发现并有记录。 《山海经》大荒经第16开篇就有: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的记录。不周山者,可以理解为没有合围成完整的环状盆地而缺损一块的山。那么,不周山为什么会缺一块?说法不一,据《淮南子》的说法是,上古时期,人面蛇身赤发的共工氏与颛顼互争帝位,战败之后,共工氏痛不欲生,怒触不周山,将撑天幕的擎天地柱弄断了。先人的这种传说,是否有根据,不去讨论。但就字面而言,这里说的是西北的海之外,陆地边缘处的地方。按照这个方向去寻找,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这里所指的不周山,不正是环塔里木盆地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天山山系吗?非常巧合的是,在这些山脉将塔里木盆地三面环绕包围之下,只有在它的东面留有一个大口子。这个口子,就是古玉门关故地。古人称,玉门关以西,即为 “泑泽” (罗布泊)。
传说颛顼称帝统治宇宙的时候,把太阳、月亮和星全部拴在北方的天空上,让它永远固定在那里。这使得大地有的地方很亮,有的地方很黑,生活非常不便。而不周山正好可视之为 “东望泑泽”。这是古人的猜想巧合,还是当时地理环境的真实记述?不可否认, 《山海经》所述,许多带有神话传说性质,特别在上古时代,尚无文字记载之前,不准确的记录是正常现象,但绝非凭空虚构。人们比对着书中的记载,查看实际地理环境,多少总是事出有因,所以,《山海经》里的所谓 “海之外”是存在的。当然,古人也可能对更为久远的历史传说加以附会。显然,不论我们今天如何猜想,关于不周山在 “西北海之外”的传说并不存在矛盾。当现代地质科学在描述那段远去的地质演化史时,在不周山下,确实曾经发生过围抱着一个古老海湾的故事。
重现塔里木海和准噶尔海的风采
在5亿年前的寒武纪,新疆可不是现在这种样子。那时,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都不存在,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也没有形成。新疆西部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塔里木海盆,也叫塔里木海。新疆东北和东南有两片古陆,整个塔里木海盆像一个朝西开口的大喇叭形。
在当时的海水中,生长着许多原始的小动物,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三叶虫。这种三叶虫和螃蟹差不多,有螯、有触角,还有许多小足。由于地壳变动,这些三叶虫被沉积物掩埋,经过长期石化,最后变成了化石。现在,在新疆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这种三叶虫化石。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