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垄断遭遇空前挑战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0:41:24 

海底储量超陆地数千倍

【日本《产经新闻》74日报道】题:日本研究小组在太平洋海底发现“梦想之泥”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小组发现太平洋海底淤泥蕴藏大量稀土资源,蕴藏量相当于陆地的800,“梦想之泥”的发现使日本有望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发现者是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加藤泰浩副教授等人。他们对在太平洋海底收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35006000米深处的大多数地点分布着含有钕等元素的大量稀土资源,其含量超过40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

高含量稀土泥层集中分布于塔希提岛附近的东南太平洋和夏威夷附近的中部太平洋海底,这两处的泥层厚度分别为8米和23.6米。约1100平方公里的两大海域的稀土总蕴藏量约为880亿吨,相当于陆上稀土资源总量(1.1亿吨)800倍。

加藤副教授表示:“中国稀土矿床含量为500ppm1000ppm,而太平洋海底淤泥的稀土最高含量达2230ppm。整个太平洋海底的稀土蕴藏量是陆地蕴藏量的几千倍。”

泥层的形成与中部海岭(东太平洋海岭)的活动密切相关。从海岭喷发出的氧化铁等吸收海水中的稀土资源并随着洋流向西而去,期间逐渐堆积起来。

含有丰富稀土资源的泥层大部分位于公海海域,如果向国际海底机构申请则可能获得矿区。不过由于尚无开采这一海域资源的先例,达成国际协议还需时日。

加藤副教授表示:“这一发现可以使打破中国稀土垄断地位的梦想成为可能,必然会对日本带来正面影响。希望今后能在日本专属经济水域发现同样含有稀土资源的泥层。”

日本资源地质学会会长秋山义夫指出:“我们尚未发现较为经济的海底资源开采技术。与陆上开采相比,提高海底开采的成本竞争力将成为主要课题。”

矿区争夺大战或已打响

【日本《产经新闻》74日文章】题:中国稀土的垄断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东京大学研究小组发现太平洋海底淤泥蕴藏大量稀土资源,给日本的资源战略带来了一线希望。

稀土是高科技产品的必需原料,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7%,日本90%的稀土依赖从中国进口。正因如此,占据垄断地位的中国有时会打出稀土外交牌。去年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附近海域发生渔船事件后,中国一度停止了对日本出口稀土。由于中国政府自去年底加强了对稀土的管制,稀土价格不断上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成为日本面临的紧急课题。

日本国内正积极探讨确保稀土资源的措施,如加强回收利用和增加储备等。大量废弃的家电产品甚至被视作“都市矿山”。不过,这些措施都无法使日本从根本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寻找替代来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日本在这一方面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尽管这次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稀土资源,但日本并不能立刻实施开采。这是因为一系列相关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海底开采成本显然高于陆上开采,必须制定国际规则等。不过,这一发现意味着稀土进口来源将不再局限于中国,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应利用“第一发现者”的身份,加快确保有希望的矿区并探索商业化途径。为确保海洋矿产资源,中国本月1日派遣“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前往东北太平洋。矿区争夺战可能已经打响。

商业开采可行性仍存疑

【法新社巴黎73日电】周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太平洋洋底的淤泥中发现大量稀土,中国对这种矿藏的垄断可能受到挑战。

中国占世界17种稀土元素总产量的97%。这种矿产对电动汽车、平板电视、iPod、超导磁铁、激光、导弹、夜视镜、风轮机和其他许多先进产品至关重要。

这些元素有着奇异的名称,比如钕、钷和钇。尽管贴着“稀土”标签,它们在地壳中储量丰富。

问题在于,陆地上的稀土矿藏稀少而分散,可用于商业开发或不受恶劣环境条件限制的产地极少。

因此,17种元素因为稀有和珍贵有时被称作“21世纪的黄金”。

稀土生产几乎全部以中国为中心。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三分之一。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加起来占另外三分之一。

但是,《自然地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太平洋洋底厚厚的淤泥中的稀土含量极高。

日本地质学家研究了太平洋底78处地点的淤泥样本,这些地点横跨东经120度至180,涵盖太平洋中东部的主要地区。

钻头抽出的沉积核位于海床50米深处。

科学家对2000多个这样的沉积核进行化学测试,寻找稀土元素。

这种物质经过数亿年才累积起来,1000年才增加不到半厘米。它们可能是因为与钙十字沸石发生化学作用沉积下来的。

研究论文称,在北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地点,仅仅1平方公里内蕴藏的稀土就可以满足全世界年稀土需求的五分之一。

研究报告的作者们说,实验显示,只需用稀释过的酸冲掉淤泥就可以提取这些稀土,该过程只花几小时,而且只要不把酸倾倒入海就没有任何环境影响。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现在有没有能从那么深的地方(水下40005000)提取这些淤泥的技术;如果有,在商业上是否可行。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东京大学加藤泰浩副教授在给本社发来的邮件中说,采矿公司的反应还不得而知,“因为没有人知道我们发现的富含稀土的淤泥存在”。他说:“我不是工程师,只是地质学家。但是,大概30年前,一家德国采矿公司成功开采了红海海底的淤泥。所以我相信我们的深海泥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在技术上是可以开发的。”

近几年来,稀土市场明显紧缩。

中国以环境问题和国内需求为理由大幅降低出口配额,巩固稀土行业,宣布计划建立国家储备。

这些举措使中国去年的稀土出口减少9.3%,导致外国公司抱怨该国囤积战略资源并索要高价。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