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政协倾力助推青黄同城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42:0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630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正式通车。大桥将胶州湾东西海岸的青岛主城区和黄岛区连成一个整体,为黄岛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两岸“青黄不接”的历史宣告结束。青岛主城区和黄岛区迈入“同城时代”的背后,凝聚着黄岛区政协的不懈努力。

老黄岛人都清晰地记得,在黄岛区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始终冷冷清清。特别一到周末,住在主城区的人休假回家,黄岛几乎变成一座空城。那时候,主城区到黄岛区的陆上单趟交通用时约3小时,交通问题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于是,大桥修建工程被提上日程,大桥的修建不仅使“青黄”之间的联系增强,黄岛区还将成为山东半岛部分城市车辆进出青岛主城区的重要通道。去年,黄岛区政协组织委员对建设中的大桥进行视察,委员们提出要未雨绸缪,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整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结合。去年年底,《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十二五”综合发展规划》发布,其中吸纳了委员建议,描绘出一个与城市未来发展紧密融合的交通路网体系。

同时,面对“同城时代”的到来,委员们还提出,要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避免使黄岛成为交通“大走廊”。结合委员建议,黄岛区高标准对城区进行功能规划,并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规格对学校和幼儿园进行改造建设……

“上世纪70年代,我就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当时,谁都没有想到,真的会有一座横跨胶州湾的宏伟大桥,连通青岛的东西海岸。”当大桥开通,见证和助推着“青黄相接”的老委员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并再次为“同城时代”到来后黄岛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大桥通车,黄岛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希望黄岛区区委、区政府紧抓发展机遇,尽快与母城对接,与东部沿海经济圈对接,实现资金、信息、人才、服务等,特别是创新性资源的有效利用。”曾担任过区五届政协副主席的王立彬说。

黄岛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此次“天堑变通途”后,老委员们紧盯旅游的“金字招牌”建言献策。曾担任过黄岛区四、五届政协副主席的孙鼎俪表示,黄岛区正在打造凤凰国际旅游岛,大桥通车,将带来更大的游客流,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将形成很大的促进作用。区委、区政府应乘势而上,抓紧制订实施凤凰国际旅游岛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厕、停车场等旅游景点配套设施,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做到既能引得进人又能留得住人,做大做强黄岛旅游。曾担任过黄岛区政协秘书长的高忠佩则认为,大桥本身就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应该借鉴旧金山金门大桥、杭州湾大桥、厦门翔安隧道等的成功经验,尽快启动发展大桥旅游经济,建设大桥公园或博物馆,为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再添一处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曾连任黄岛区一、二、三届政协主席的刘承源,将大桥看做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交通网络的一个环节,他认为,青岛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但其交通结构还比较单一,胶州湾大桥只是青岛完成战略布局中的众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节点,还需要尽快形成地铁、公路、海路、空路等多元化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使青岛加速向前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