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里海岸线托起休闲之都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46:3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1611日,威海国际铁人三项赛在威海半月湾拉开帷幕。700多名国内外运动员踩着脚下细软的沙滩、呼吸着清澈的海风参加比赛,让“铁人三项”这项看似残酷的运动,也多了一份轻松。“铁人三项”之后,国际帆船锦标赛即将在威海亮相,登山、沿海骑行、滑雪等大项休闲体育项目也在酝酿之中,“休闲体育”逐渐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热门词汇。威海坐拥1000公里海岸线,阳光充足,沙滩细软,海岛秀丽,气候宜人,打造休闲产业优势得天独厚。蓝色经济大潮涌动之际,威海响亮地打出了“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这个城市品牌,日渐升温的“休闲体育”就是这一理念的破题之作。

休闲体育,一张新名片

如今,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相中”了威海,休闲体育逐渐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热门词汇。

611日,2011年威海国际铁人三项赛在威海秀美的半月湾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712名运动员报名参赛。

这不是威海第一次承办“铁人三项”比赛,早在2008年,威海就引入了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契合威海的城市特点,这里空气清新、海水清澈、赛道风光优美,适合办这项比赛。此外,游泳、自行车在威海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市民对这项运动不陌生。”威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张移民告诉记者,威海响亮地提出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这个口号,以铁人三项赛为代表的休闲体育就是落实这一理念的破题之作。“通过比赛的转播和报道,威海的美景、环保理念、宜居标签得到了有效传播,比赛的影响力在增强。2008年,我们第一次办这个比赛时,国外运动员鲜有参加。可这一届,已经有40多家国外媒体和100多名外籍运动员参加,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到威海观赏这一赛事。”

张移民告诉记者,除了铁人三项赛,威海还在不断探索其他休闲体育项目,“今年还将办国际帆船锦标赛,此外,登山、沿海骑行、滑雪等大批休闲体育项目也进入酝酿实施阶段。”张移民说。

游威海,又添了工业游

提起威海,很多人会想起那句“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广告语,这里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 ,这里阳光充足,沙滩细软,海岛秀丽,温泉众多,刘公岛、西霞口、赤山、银滩、大乳山等景区早已名声在外……面对着蓝色经济的大潮,“天资颖秀”的威海旅游业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旅游产业是对接和融入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在威海市旅游局局长于胜涛看来,蓝色经济区建设给威海旅游吹来了一股东风,威海近期启动了一批旅游业大项目,例如立足“中国温泉之乡”品牌,推动温泉旅游企业和高端美容、疗养机构合作,吸引高端市场群体;依托嘉德威号游轮,开发夜游刘公岛、夜游威海湾旅游线路和海岛游项目;依托全市23个海钓基地,设计开发海钓旅游线路等。

除了“滨海游”,威海还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重点对历史建筑 、海草房进行策划开发,推动形成海草房生态博物馆旅游线路。“工业旅游也是加快蓝色旅游建设的重点。”于胜涛告诉记者,市旅游部门在资源性融合上做足了文章,综合利用特色资源,推出新型工业旅游示范点。同时,积极引导威高、三角、金猴等大型企业逐步打造成熟的工业旅游产品。

游艇出口,山东第一

“休闲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高消费的过程。”张移民告诉记者,随着休闲活动的增多,威海的休闲产业的盘子越来越大。

每年 10月上旬,威海都会举行国际钓鱼节,邀请国内外钓鱼爱好者参加,在此期间举办国际钓鱼比赛的同时举办全国渔具博览会。垂钓氛围也拉动了威海渔具产业的壮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威海拥有渔具企业1200多家。去年,威海市规模以上渔具企业实现销售67.7亿元,利税3.9亿。其中,钓鱼竿已经成为威海市的骨干企业和重要的出口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只,产品涉及鱼竿、渔线轮、渔具配套3大类近万个品种,90%的产品出口海外,年出口额达3亿美元。

在威海,游艇产业也崭露头角。威海西港有限公司1986年开始制造玻璃钢渔船,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眼下,这家公司也涉足游艇行业,所生产的游艇已打进欧洲市场。在威海,像西港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记者从威海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20109月底,威海市拥有27家游艇加工企业,2010年前9个月,已出口游艇59231艘,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成为山东游艇出口第一市。

链接

打造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

威海,因海得名、依海而建、借海而兴。打造蓝色经济区,威海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将以何种框架发展?应着力打造哪些蓝色产业?

《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给出了答案。记者从威海市蓝办了解到,新修编的《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了威海市“一核一带三组团”的总体发展格局,以及“四海一新”的产业发展重点。其中“一核”是指威海市中心城市,包括环翠区、高区、经区、工业新区,作为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一带”是指海洋开发保护带,自海岸线向外的带状区域;“三组团”是指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衔接,形成以成山片区—荣成市区—石岛城区、文登市区—南海新区、乳山市区—银滩旅游度假区为区域中心的组合型城镇集群和产业发展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成效如何,重要的标志在于能否构建起具有较高水平、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立足威海市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重点打造海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船舶修造及配套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基地、现代石化基地等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变,形成大而强的海洋产业体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