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锻造新引擎——青岛新观察(上)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4:21:40 

青岛过去一直被定位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龙头,但近两年省委、省政府对青岛寄予的厚望已远不止此。
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龙头前的“对外开放”换成了“经济发展”;今年省委、省政府更是明确提出,要把发挥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作为今年突出抓好的5项工作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在山东省的决策者眼里,推动青岛强势崛起,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全局的定盘星。
龙头分量有多重
站在全国、全球的大背景下审视,龙头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分量一目了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高度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板块,已经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形式。目前美国、日本的三大城市群,
GDP均已占到本国的70%。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产生的GDP已占全国的28%。这两大经济板块,连同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以及正在崛起的京津唐经济圈和刚刚进入国家决策视野的“中部崛起”战略,已对山东形成夹击之势。面对这种日趋边缘化的严峻形势,有效整合半岛诸市的各种资源,加快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城市群建设,形成整体竞争合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在区域经济特别是“半岛板块”的崛起中,龙头城市的分量到底有多重?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建成半岛制造业基地对策研究》课题组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研究后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往往导致经济增长首先集中于某些地区或城市,这就形成了经济增长极或者所谓龙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首先产生的是集聚效应,这种效应积聚到一定程度,受到空间容量、商务成本等方面的限制,自然要向周边地区溢出扩散,从而对腹地经济产生类似火车头的带动效应。而且龙头越大,综合实力越强,集聚和扩散功能就越强,带动作用也就越大。上海之于长三角如此,港、深、穗之于珠三角同样如此。这有力说明,在区域间生产要素争夺空前激烈、中心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的今天,“半岛板块”要想在夹缝中异军突起,龙头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不可或缺。
为什么选择青岛
半岛乃至山东的龙头在哪里?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认为,非青岛莫属。
作出这一判断,缘于青岛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青岛位于中国大陆伸向西太平洋的最前端,与日韩地缘相近人缘相通,经济外向度高达96%,国际知名度大,是日韩产业转移的最佳桥头堡,目前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已占全省的65.2%;去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出口分别占全省的35.6%和44%,具备了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的坚实基础,最有条件率先建成面向国际特别是日韩的产业协作区和制造业基地。
国际化大港口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分工、集聚生产要素、拉动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这方面青岛更是优势独具。拥有天然深水航道胶州湾,可规划建100个以上大型深水泊位,具有10亿吨级杂货和集装箱港址的发展潜力。拥有112年历史的青岛港已建成万吨级深水泊位28个,拥有我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铁矿石和原油码头,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贸易往来密切,去年集装箱量跃居全国第三,跻身世界14强,建设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北方航运中心条件得天独厚;依托大港口发展临港大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形成长链条大配套大集散潜力巨大。以此为龙头,还可将腹地延伸至拥有全国26.2%的人口和25.9%的生产总值的沿黄9省区。
品牌众多,产业基础雄厚,经济增势迅猛,发展潜力巨大,为青岛确立龙头地位奠定了实力。早在1903年青岛就因诞生青啤而名扬海内外;改革开放后又造就出海尔、海信等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和企业家,冰箱、空调等10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去年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495亿元,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5。而且旅游及海洋资源丰富,特别是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高层次海洋科研人才,又赢得了2008年奥帆赛的主办权,发展海洋及旅游产业并带动整个服务业前景广阔。
正是看到了这些潜力,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明确提出:“青岛好全省就好,青岛发展快全省发展就快。”省委副书记、省长韩寓群也多次疾呼:“青岛强则半岛强,半岛强则山东强。”
龙头高昂差在哪
全省上下众望殷殷,青岛市的决策者头脑异常清醒。青岛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崔锡柱告诉记者:“从所处位置来看,青岛理应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但从综合实力和目前所起的作用看,青岛距离省里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市发改委主任刘明君也分析认为:“在区域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是成为龙头城市的重要标志。目前上海GDP已经占到长三角的27.5%,深圳、广州已占珠三角的60%,而青岛仅占全省的14%。”
记者手头的一份专题调研则系统分析了差距之所在:
产业拉动能力不够强。对外开放之外尚未与周边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主导产品家电产业省内配套率不足20%,计算机、手机不到10%;船舶、石化等辐射带动能力极强的重化工业还未形成突出优势。
城市规模不够大。城市规模与辐射带动能力密切相关,但目前青岛的城市人口仅246.8万人,属中等城市规模,生产要素集聚能力还不够突出,对周边拉动能力也大受限制。
服务业发展不够快。龙头中心城市最显著的标志是发达的服务业,但青岛去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仅占GDP的16.9%,金融保险业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1.8个百分点;国外驻青商务代表机构1677家,但金融机构仅8家;物流以水运为主,铁路、公路分别仅占12.3%和3.7%,商贸物流规模小,枢纽功能比较弱,缺乏大型贸易中心和批零集散市场,消费品零售额一直居济南之后。
技术研发能力不够强。高端关键技术决定着产业的发展方向、控制能力和利润水平,是龙头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方面,但青岛尖端研发机构还比较少,科研力量甚至落后于济南,中高级专业人才在全国城市中仅排23位,最具优势的海洋科研主要集中于基础性研究领域,对海洋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很小;作为支柱产业的家电电子产品处于产业链条末端,附加值不足5%;工业产值利润率甚至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青岛建成半岛制造业基地龙头对策研究》课题组还特别强调,龙头城市的聚集扩散功能与腹地大小直接相关。目前上海的腹地已遍及长江流域,广州甚至把腹地扩大到包括华南9省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地区,大连的腹地则直达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但青岛港作为沿黄九省区的出海口,目前来自省内的集装箱占比高达90%,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岛集聚辐射能力的提高。

2005年6月2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