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来源:张建松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2:00 

茫茫南极内陆冰盖的高原地区不仅气候恶劣,而且高原反应对考察队成员也是一大挑战。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6日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南极高原,目前队员们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车辆及设备状况正常。

12月22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临行前合影。当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正式启程,向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区域挺进。这是我国科考队员继2005年1月18日成功实现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冰穹A之后,再一次奔赴南极 “冰盖之巅”。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据考察队队长孙波通过卫星电话介绍,截至1月6日,考察队已行进到海拔3156米、距离中国南极中山站947公里处。但连日来,冰盖表层雪比较松软,车辆行进缓慢,耗油量增加。

为及时掌握队员们的高原反应状况,进入海拔3000米的高原地区后,随队医生唐德培对队员们进行了“高原病症状评估”。这项工作是配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对南极内陆考察“低氧高寒”环境下的人体医学和保障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部分。

据专家介绍,由于南极内陆气温很低,寒冷将加速人体对氧气的需求,内陆冰盖的海拔3000多米,相当于普通高原海拔4000多米的缺氧环境,海拔4000多米的冰穹A地区相当于普通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缺氧环境。缺氧对人体各系统均有影响,导致人体劳动能力降低,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就是缺氧的综合反应。

在中国此前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中,曾有一名队员在海拔4033米处发生过严重的高原反应。为防止这类事件再次发生,在此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之前,考察队候选队员曾专门到西藏进行选拔训练,个别队员因低氧环境下的适应性不佳而落选。

此外,考察队还携带了大量急救器材和药品。在考察过程中,随队医生每天对队员的血压、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在到达海拔4093米的冰穹A地区后,还将监测队员的心、脑、肺、血液循环等系统,全面展开高寒复合低氧的生理学和医学研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