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总裁于汝民做客北方网视频演播室访谈实录
| ||||||||||
|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做客北方网视频演播室。今天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于汝民。欢迎您,于总! 于汝民:各位网友大家好! 重视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大港 主持人:首先要特别恭喜您,我知道刚刚不久前,您被评为“2006中国港口风云人物”,不仅如此,于总还获得了“战略家”的称号,同时获得两个这样的称号您有什么感想? 于汝民:首先感谢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天津港的关注。就我本人来讲,获得这样一个荣誉称号,我的感觉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战略家”其实是对天津港的评价,因为天津港是一个重视发展战略的企业。天津港从2003年就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战略,内容包括实现规模化、国际化、现代化。 实现规模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深水化,建设较高等级的深水航道,另一方面是吞吐量,吞吐量要达到世界港口的前列;实现国际化,所谓国际化是指,要吸引国际上的资金来发展港口,同时,我们的业务要做到全球,要做到国际上去;实现现代化,现代化也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要使天津港员工知识化、设备现代化、管理信息化。同时,在软件上,在港口的运作上要和国际接轨,用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来运行它。这是我们2003年提出的发展战略。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发展战略在相当的程度上得到了落实,这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首先在规模化方面,2003年提出深水化,当时天津港的航道是10万吨级,去年实现了20万吨级,今年要建成25万吨级。天津港2003年的吞吐量是2亿吨,去年达到2.58亿吨,今年我们还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天津港的吞吐量已经进入世界前10名,达到了第6名。 在国际化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我们吸引世界上前20名的船公司到天津港进行投资。像马士基、中远、地中海,他们已经纷纷到天津港投资,通过资金纽带跟天津港结成战略联盟。同时在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经验方面,我们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正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运营港口。 现代化方面,我们员工的知识化、设备的现代化、管理的信息化也都取得很大的进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天津港是一个重视发展战略的企业,用“战略家”评价天津港是实事求是的。 我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享受了企业的荣誉,我个人所有的荣誉都应该是属于企业的。 天津港的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取得的 主持人:于总非常的谦虚。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于总是功不可没的。在“两会”期间,您有没有向大会提交议案? 于汝民:我们在大会期间没有提交议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亲自视察港口,市长戴相龙同志也到港口检查指导工作,分管港口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黄兴国同志,几乎每月都到港口去检查指导工作,开展调研。我们和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可以经常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涉及到港口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其他的一些相关问题都能够及时地反映到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那里,并且得到及时的解决。 政府各个部门对港口的工作也给予非常多的支持,所有的问题在日常都解决了,我们觉得没有必要提交议案了。 主持人:问题都及时得到了解决。 于汝民:解决的非常好!甚至我们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市领导已经考虑到了。天津港的成绩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取得的。 今年年底实现东疆保税港区的封关运作 主持人: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这标志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东疆港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保税港区。请您介绍一下东疆港区的规划情况及目前的建设进度? 于汝民:好的,我来介绍一下东疆保税港区。首先说东疆港区,是我们在海上人工造陆形成的区域,它的总面积是30平方公里,从2002年6月份启动,到现在我们在整个东疆港的投资已经达到40个亿,这40个亿主要是做了哪些工作呢?我们把海圈起来,然后进行人工造陆,到2006年底,根据实测的情况,我们已经形成标高在4米以上的陆地13平方公里;标高在5米以上的陆地10平方公里。4米以上是什么概念?就是涨潮的时候海水上不来;5米是什么概念?就是达到了一个建设的标准,形成一个人工岛,能够进行施工了。以上介绍的是造陆的情况。 我们建设了一条贯穿全岛的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它的宽度达到了40米,这条主干道基础部分已经完成了,可以直接上岛了;在岛上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资建设了6个集装箱泊位,总投资达到66亿元人民币,这个码头的建设现在已经完成了工作量的60%。 简单介绍一下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东疆保税港区,它包括物流加工区和码头作业区的一部分。刚才提到的6个集装箱泊位就是东疆保税港区的一部分,同时我们还在它的东侧建设一个4平方公里的物流加工区,今年年底实行封关运作。东疆保税区的起步工程已经全面展开,今年年底实现保税港区的封关运作,应该是我们力争的目标,其他的电力、通讯等工程都在抓紧施工当中。 发展成为面向东北亚,连接中西亚的集装箱港口 主持人:可以说,东疆保税港区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说到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提到两个字--“竞争”。环渤海几大港口发展势头非常猛,比如最近的大连和青岛,他们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同时新崛起的还有曹妃甸、黄骅的港口,邻国韩国和日本的相关港口发展速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在如此激烈地竞争下,天津港自身有哪优势? 于汝民:好的!我觉得港口的竞争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港口的竞争和其他产品制造业的竞争不太一样,它的地域性比较强。比如大连港,其服务范围主要是东三省,青岛港的服务范围是山东省和以西地区,比如河南、陕西这一带。 天津港的服务范围主要是京津地区,还有河北、山西、宁夏、新疆等地,因为服务范围不一样,因此竞争是有限度的。像曹妃甸港、黄骅港,它和天津港有共同腹地,曹妃甸港、黄骅港的发展对天津会形成一点分流,但是我认为在区域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其他港口的发展也应该说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只允许天津港一家发展,别人的发展可能会有利于促使我们提高服务质量,这是一件好事情。 当然,在竞争当中,应该说天津港是非常有自信心的,我们能够在这场竞争中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为什么呢?首先一点是天津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天津港以天津市、北京市两个直辖市为依托是其他港口所没有的。 天津港具有交通网络的优势,它是座落在整个中国华北铁路网的节点上,这个网络是四通八达的,和北部、南部、东部、西部都是相通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天津港在高速公路网络上也处在一个枢纽的位置,节点的位置,比如现在的京沪高速、京津塘高速、京蓟高速都和天津港连在一起,非常的便捷,这一点来看曹妃甸港、黄骅港都是不能相比的。 天津港已经建成了一个深水港,它的港口条件是非常好的,到今年年底我们将有25万吨级深水航道,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最高等级的人工港,世界上的人工港并不少,能够建成25万吨级航道的,天津港独此一家。它的概念是,所有进入渤海湾的船舶都可以停靠天津港。在这一点上我们和曹妃甸港的等级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差别,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我们有前面所讲的优势,在港口等级上处于同样的位置,谁的竞争能力更强,显而易见了。 天津港开港50多年来,所形成的团队和技术力量,是其他港口所不能相比的,比如说我们现在仅“高工”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有300多人,这是多少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我们的高端人才队伍加起来已经达到600人,拥有这样高端人才的团队,那就是如同“下山虎”一样,势不可挡,没有什么可畏惧的。我认为在未来的竞争当中,我们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主持人:通过于总的介绍,我总结出八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创建集装箱大港方面有什么规划吗? 于汝民: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成为面向东北亚,连接中西亚的集装箱港口。国际上的枢纽港分为不同的类型,像新加坡港、香港,他是作为海上集装箱的枢纽港,天津港属于腹地型的枢纽港,主要面对腹地,但是天津港和其他腹地枢纽港有很大的不同,他是国际化的,其他的腹地枢纽港主要是针对内地。天津港枢纽港是连接东北亚和中西亚的。 比如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它们有很强的制造能力。而中西亚,又有很多的原材料,这当中有很多的互补性。东北亚的工业产品可以通过天津港上岸运到中西亚,而中西亚的原材料可以通过铁路运到天津港,再运到东北亚,就起到一个枢纽港的作用,特别是我们正在建设的东疆保税港区对于天津港枢纽港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开放度最高、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好的区域,对于建设集装箱枢纽港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天津港的“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天津港将在北疆港区和东疆港区再建16个大型集装箱泊位,其货物年吞吐量将达3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标箱,有这样的能力作支撑,只要有货源市场,天津港集装箱发展会比前几年更快。 天津港的核心价值观--“发展港口,成就个人” 主持人:于总刚才介绍的是硬件方面,其实天津港的企业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2006年底,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2006全国企业文化现场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把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称号授予了天津港。天津港成为全国交通系统和天津地区第一家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请您谈一谈天津港的企业文化? 于汝民:好的。天津港企业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我们从1952年新港重新开港之后,共有5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我们企业文化的特点叫做“以人为本”。2002年我们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叫做“发展港口,成就个人”。当时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还颇有些争议,难道“发展港口,贡献国家”不行吗?难道“发展港口,贡献企业”不行吗?你为什么说“发展港口,成就个人”呢?我们的理解是,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必须是同步的,只有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企业才能够更快的发展。同时我们企业发展的目的,首先是回报国家,回报投资者。同时,我们也要回报我们的员工,员工用他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支持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应该得到回报。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发展港口,成就个人”。 天津港有三大目标。首先一点,就是要把天津港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兴旺的大家庭,符合现在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使每个员工都能够有自豪感,有安全感,感觉回到家里是安全的,这是我们提出的一个目标。 另外一个目标,我们提出把天津港建设成为一支雷厉风行的军队。我觉得大家干活要像军队一样,说干就要干,干就要干好,我们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有绩效考核,在绩效考核面前人人平等,完成工作的指标,该表彰的时候就表彰,该奖励的时候就奖励,如果完不成任务就接受处罚,纪律是非常严明的。 我们提出的第三个目标是,要把天津港建设成为一个培养人才的大学校,使每一位员工在这里面增长才干,树立信心,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这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最基本的理念和特点。 有这样的企业文化,天津港从生产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局面,每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出现了非常可喜的改变,企业的凝聚力空前高涨。我们去年推出了孔祥瑞的先进典型,他是蓝领专家,知识型的产业工人,是天津港杰出员工的代表。 同时我们还陆续推出一批学习孔祥瑞的先进典型,这里面有领导干部,有专家型的技术人员,有农民劳务工,我们要形成群星灿烂的局面,反映天津港员工的精神和风貌,我们已经形成很好的工作和学习风气。同时,我提出用3年的时间,要在天津港形成经常读书和不断学习的良好风气,特别是在领导干部当中培养学习风气,我每年赠送大家一本书,提倡大家要注意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 主持人:听了于总的介绍,我相信很多人和我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天津港集团真正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天津港未来的发展势不可挡。谢谢于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于汝民:谢谢北方网! 于汝民同志简历: 于汝民,上海海运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海运学院、天津大学兼职教授。著有《天津港业务知识手册》、《集装箱码头经营管理》、《港口规划与建设》等书籍。 1968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1986年3月任天津港务局局长助理。1988年12月任天津港务局副局长。1996年7月任天津港务局常务副局长、天津港保税区常务副主任。2002年6月任天津港务局局长、天津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4年6月天津港务局转制后任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天津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