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最近,越南无端指责中国海监船干扰越方油气勘探活动,侵犯越方“主权”。
另据外电报道,越南于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各方拿出诚意与耐心,以合作的姿态、通过沟通和协商妥善处理。而中方所持,正是这样的态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愿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把南海建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的这种态度,完全是顾全大局的磊落之举。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开发了南海岛屿礁滩,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远在秦汉时代,中国先民在南海就已经有了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诸岛在唐代已列入中国的版图。明代也将南海纳入行政管辖,派官员去巡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二战中日本侵占南海诸岛,战后中国政府派出了军舰、官员收回,将南海归入广东省管辖。在国际法上,这种行为就是行使主权的表示。当时,周围的国家没有提过异议。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领海声明时曾明确宣告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对此,时任越南总理范文同表示赞同。
在1968年联合国有关资源机构发表南海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报告之前,南海的形势可以说非常平静,有关国家也承认南海主权属于中国。但在这一报告提出后,南海周边国家却纷纷提出对南海岛屿的主权要求,并采取行动占领岛屿,如此才发生了与中国的领土争端。很显然,南海争端的发生缘于有关国家觊觎那里的油气资源。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仍本着和平友好、照顾大局的原则,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期望通过和平谈判、共同开发的方式,与有关国家解决南海争端。
在这种就南海争端沟通与协商的氛围下,1999年至2000年间,中国与包括越南和菲律宾在内的所有东盟成员国分别签署了面向21世纪的双边关系框架文件。2003年10月,中国作为东南亚区外大国第一个正式加入了东盟的政治条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同时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一方面表明中国愿意同东盟永做好邻居、好伙伴,面向未来,共谋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南海争端已成为战略伙伴之间的争端。这种争端必须由当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所以中国坚决反对与南海问题无关的国家插手南海争议,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历史证明,渲染争端,激化矛盾,甚至有意将争端国际化,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有关国家应停止导致南海争议扩大化和复杂化的单方面行动,不再发表与事实不符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只有拿出诚意和耐心,通过直接协商谈判,才能寻找妥善解决有关争议的办法,使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