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大陈海域发生赤潮 部分养殖海鱼因缺氧死亡
来源:牟永选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2:37
6月3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椒江大陈海域发生今年首次赤潮,局部区域海水颜色变成红褐色,部分养殖场里的鱼因缺氧而死亡。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赤潮是指海水中一些藻类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大量繁殖,造成海水的粘稠度增加。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属于自然灾害。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会呈现黄、绿、褐色等不同颜色。
在大陈客轮码头,记者看到大片海水已经变成红褐色,并呈条带状漂浮着。据了解,这次赤潮主要分布在上下大陈之间及附近海域。赤潮生物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类。赤潮面积最大时达到50平方公里。
在下大陈以北几百米的一个养殖场,养殖户郑金富正在打捞死鱼。今年上半年,郑金富投资300多万元养殖石斑鱼和章鱼。眼下正是石斑鱼的旺季,但是这次赤潮使他损失严重。“现在,一斤鲜活的石斑鱼收购价高达230-240元。养殖场一共死了1000多斤的石斑鱼和章鱼。”郑金富说。
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与日俱增,大量含有各种含氮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了周边海域赤潮发生。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赤潮高发期,大陈海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赤潮,其中去年一次持续时间最长,达到了29天。
目前,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部门对发生赤潮海域已经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拖,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