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以来,滨城区牢牢锁定建设魅力滨城一个总目标,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做黄三角开发建设排头兵两大任务,深入开展“环境优化提升年”、“城市建设推进年”、“工业经济振兴年”三项活动,全面推进 “六区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服务业活区”、“农业稳区”战略,魅力滨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1-4月份,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6.8亿元、利税10.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3%和20.6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8亿元,同比增长19.0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29.24%;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29亿元,同比增长18.4%,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立足中心城区优势,全力打造黄三角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
作为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独特的优势,也承载着特殊的使命。为配合市委、市政府打造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战略构想,滨城区提出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强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载体”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步伐。
为了更好地发挥对滨州市黄三角开发主战场的支撑和服务作用,滨城区依据资源优势、产业前景,对城市发展定位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谋划形成五个功能区。分别是:以渤海七路为中轴线重点发展中部中心商务金融区,着力提升全区招商聚商平台;结合旧村改造项目,重点发展西部高档住宅生活区,着力强化城市化承载能力;打造建材、家纺、汽车等大型专业市场群,重点发展东部大型专业市场群,着力构筑黄三角商贸流通中心;以沿黄镇办为主体,重点发展南部休闲观光带,重点培植城郊型观光旅游资源;借助铁路等交通资源,重点发展北部仓储物流陆港,着力打造黄三角物流集散中心。
今年以来,全区大力开展“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按照东区、老城区、乡镇(街道)驻地、中心村的规划布局,立足打造精品城市、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突出城市建设,突出城乡统筹,一个共建共享共融的均衡发展体系正在形成。
着眼城市功能品位,全面升级在黄三角开发主战场中的支撑、辐射、带动作用
在城市建设中,滨城区今年重点推进了滨州东区、滨州工业园区、沿黄生态休闲区、三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滨州东城现代陆港物流园区和黄三角中心商务区“六区建设”。其中,“决战东区”是重中之重。按照 “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大手笔建设,高效率推进”的总体要求,滨城区确定了东区“12345”的发展目标,即:全年启动新开工10个工业项目、2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30个商贸物流及三产服务项目、40个基础设施项目、5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计150个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00亿元。目前,滨州东区塔吊林立,项目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稳步推进,一座与西区遥相呼应的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与滨城区第三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围绕打造黄河三角洲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介服务中心,滨城区确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思路,全力抓好10个重点园区、3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目前,区内省级服务业园区——渤海七路中心商贸区招商聚商能力增强,大润发开业、新悦国际招商运营;以汽车商贸城、海得汽配城为重点的渤海五路汽贸园区加快膨胀;豪德光彩贸易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大型商贸项目进展顺利,万鑫时代新城、香格里拉·水岸绿城、创业花园等一批精品楼盘加快建设;安康花苑、渤海花园等经济适用房部分建成,房地产业成为拉动服务业投资、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的主要力量。滨城区在黄三角开发主战场中的支撑、辐射、带动作用日趋强化。
狠抓崛起动力源泉,全盘谋划工业经济振兴,推动三次产业高端运行
尽管服务业在全市一枝独秀,然而滨城区委、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决定实力、财力的目前来看还是工业,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工业来支撑、来拉动。今年,全区发起“工业经济振兴年”活动,充分发挥坐拥中心城区的优势,立足黄三角,将滨城区放在全国的大坐标和大体系中来定位,把发展工业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
滨城区把工业作为魅力滨城建设的动力源泉,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全区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 全力加快家纺、化工生物、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全力扶持发展家纺巾被、农药化工、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特色食品加工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区委、区政府提出“工业强区、服务业活区、农业稳区”战略,把工业经济作为城市经济跨越发展、奋力崛起的突破口,突出结构调整,力求发展方式新突破,突出招商引资,力求增量投入新突破,推动三次产业在高端运行。
为加速工业经济总量膨胀、产业升级,滨城区今年探索实施了“飞地政策”和“回乡创业”行动,同时继续实施“央企对接”战略。1-4月份,全区累计引进招商项目38个,到位区外资金9.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1.8万美元。在“工业强区”的推动下,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特别是一批战略性项目相继启动、推进顺利。其中,总投资31亿元的中海沥青扩建项目已全部批复,土地整平、院落施工工作已经启动;总投资30亿元的滨化搬迁项目,滨化与美国陶氏化学理解备忘录已经签订,项目区内的村庄拆迁已接近尾声;总投资31亿元的大唐热电联产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期可望拿到“路条”。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滨城区的工业将开启群峰耸立的崭新格局,并将极大推动滨城区追赶超越的步伐。
记者快评
魅力滨城,是滨城区的建设目标,也是滨城百姓的内心期盼。做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做一个有魅力城市的市民,多好。
一个城市的魅力在哪里?安全的生态环境、完备的城市功能、周到的公共设施……是的是的,这些都是,滨城区正在朝向它们的路上疾奔。
然而,在同质化竞争如火如荼的今天,城市硬件竞相参照比拼、大干快上,也在快速有效地消磨着一座座城市的个性。同样出自工业化拷贝复刻流水线,最终将让人们懒得理会这座城市与那座城市究竟有什么不同。宽广的马路,林立的楼群,越来越难以支撑一个城市魅力独具。
字面看,魅力,是指特别的吸引力、迷惑力。一个城市的魅力在哪里?除了完美的硬件设施,至少还应该体现在建立在开放平和的城市文化、集体认同的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个体可持续发展充分满足之上的全民自豪感和凝聚力。
软实力打造,滨城也在路上。3月开始的“创城”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各种行动轰轰烈烈,我们也可以看到交通警察出现的路口上帮助市民培养文明的交通习惯。创造,并且保持好这些成果,必然为滨城的魅力持续加分。
魅力,是一种编织在性格里的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闪闪发光,经久不灭。魅力城市,对寄居在城市中的个体来说,应该是宜居、宜游、宜自我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