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岚山生态建设助推蓝色经济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4:5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区三带”的规划布局中,作为唯一具有实体大项目的产业带——“鲁南临海产业带”的核心区,日照市岚山区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

“十一五”期间,围绕“打造特色鲜明、板块清晰的临港产业体系”,岚山聚力建设钢铁配套产业园区、化工产业园区、进口木材园区等产业园区,加快引进37个投资过亿元的入园项目,完成投资51.4亿元。目前,钢铁、石化、木材、食品药品四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10年临港产业产值已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6%

进入“十二五”规划启动年,岚山又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发挥港口优势,搞好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配套服务,形成产能1000亿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木材产业和食品药品产业集群发展。2011年确保招商到位资金200亿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

在抢抓蓝色机遇,壮大蓝色经济的同时,岚山区委书记高杰提出:“必须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最大抓手,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态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放眼岚山的每一步前进,生态环境都在重要位置——

聘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编制完成了《岚山生态区建设规划》,为生态岚山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着手实施了临港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了《临港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山东省环保局批复,为项目布局提供了环保路径;

大力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建成启用了空气自动监测站和11套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对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实行在线监控,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每年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近年来全区各类企业投入资金5.6亿元进行生态技术开发利用,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岚山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这是个对自己有着清醒认识的城市,懂得抓住机遇,更懂得长远发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王如松教授这样评价岚山。

“没有港口,就没有岚山。”岚山区委书记高杰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这样说过:“港口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但港口容量不是无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正在紧锣密鼓招商引资的岚山在投资面前,保持着说“不”的清醒和坚决。

“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我们原则上是不要的,而那些有大量粉尘、噪音、固废污染的项目,多少钱我们也不要。至于高技术、新能源项目,就什么都好商量。”岚山经济开发区副主任、虎山镇党委书记张玉新告诉我们的正是岚山临港工业发展著名的“一要两不要”理念。

“我们要GDP,但要的是体现生态文明的GDP,要包含‘幸福指数’在内的全面GDP。”岚山这样诠释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