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奏响蓝色经济区建设“主旋律”

来源:莒州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5:2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日,在日照市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北京恳谈暨项目推介会上,我县成功签约了四个项目,总投资67.6亿元;在莒县2011’对接蓝色经济提速发展与金融支持推进会上,集中推介了47个项目,总投资50.8亿元,有9个项目签定信贷投放协议,融资额9.78亿元。这是我县把握“蓝色机遇”,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标志着我县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号角全面奏响。

着蓝:量身定做“蓝色外衣”

今年1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县紧紧抓住这个“十二五”时期来得最快、表现最为突出的历史性机遇,多次专题研究对接工作,拉开了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序幕。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县坚持规划先行,具体工作中,注重与各级“十二五”规划对接,抽调了专门人员,在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初稿。

“让规划先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蓝办主任王洪彩说,“和穿衣一样,我们要的是合身得体的规划,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着眼未来的规划,一个遵循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力求定位准确是我县编制“蓝规”的一个根本要求,也是一个突出特点。在规划中,我县立足资源优、区位优势和发展实际,遵循“蓝色规律”确定发展定位: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县,临港先进制造加工业基地县,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旅游县,“蓝色走廊”物流基地县。

促蓝:加快建设“蓝色载体”

作为日照蓝色经济区“双十一城”规划建设中的中部产业发展轴,我县充分考虑自身产业布局和环境承载能力,着眼于未来发展需要,在地理空间上初步确定了“一带双轴三城五园区”的空间架构,即融入鲁南临港产业带,以206国道、335省道为轴线,纵横拓展、辐射城乡;以老城区、新城区和北部产业区三个功能区为重点,集中打造蓝色经济区亮点;以县工业园区、日照临港工业莒县配套基地和兴龙、招贤、浮来产业聚集区为主体,突出打造五个蓝色经济板块,逐步形成特色明显、分工协作、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区建设格局。

为加快构建这个“骨架”,我县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2011年,确定了莒州南路、临沂东路、城阳中路等7项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6980万元,目前均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720万元;确定了孟双线中楼至陵阳段改造、莒安路洛河至安庄段改造等4项县乡道路建设工程,总投资1.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900万元;五个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525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560万元。

同时,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工程全面推进,206国道莒县段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青临高速公路莒县段已开工建设,山西中南部铁路莒县段拆迁任务已基本完成。

强蓝:做大做强“蓝色引擎”

“蓝色外衣”与“蓝色载体”是蓝色构架组成部分,需要“血肉”填充。我县确定了县域经济向更高层次提速发展目标,通过优化提升第一产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突破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做大做强“蓝色引擎”。

以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深蓝色基调为工作重心,大力实施“产业成长”工程,14月份,我县主要工业经济指标高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9.39亿元、利税6.02亿元,分别增长15.9%25.8%46.3%;十大企业集团利税、利润增幅在65%以上,36户骨干企业利税、利润增幅在60%以上。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突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 14月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3%;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13个,到位资金19.6亿元,增长27%。年初,确定的全县40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过300亿元,年内计划完成77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1.03亿元;列入市重点调度的25个大项目,有10个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2.1亿元。

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年”活动,深入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准化生产,14月份,全县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3.1万亩,1200亩设施农业基地、3300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工;全县上市瓜菜面积7.2万亩、总产量19.5万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3万吨,产量、收益均高于去年同期。

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突出临港物流业,着力提升传统服务层次,不断培植新的消费点,目前,投资1.1亿元的蓝湾购物广场、投资1.2亿元的新世纪惠万家生活广场和投资6000万元的浩宇物流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年内均可投入运行,蓝色经济引领发展的趋势日益彰显。

保蓝:建立健全“蓝色机制”

好的规划要有好的保障措施来实现,我县把“蓝色机制”建设放在各项保障措施的首位,制定了专门扶持政策,保障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良好运行。

进一步明确蓝色经济区建设责任。调整充实了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把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加以量化考核,从发展导向、责任落实等方面加快建设步伐。加大政策对接和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在全县中小企业中开展“比投入、比创新、比贡献”创业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设立了工业发展专项资金 3000万元,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800万元,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临港配套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基础产业等方面发展。同时,建立了重点项目“蓝色通道”,凡是与蓝色经济区建设相关的项目优先安排供地指标,优先提供服务。

全力做好“蓝色要素”保障是我县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亮点。今年,我县探索并建立了蓝色经济多元化融资体系,创新实施了钢结构资产抵押授信管理暂行办法,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至今年4月末,我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22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增长24.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高出周边区县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以上。电力供应运行良好,全县工业用电量6.4亿千瓦时,增长47.1%,有效地保障了县域经济提速发展和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