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五大特色"彰显"黄蓝"融合魅力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后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黄蓝”两大战略的融合点,现代渔业示范区的发展关系着垦利能否在两大战略中率先突破崛起。为此,示范区自创建以来,精心组织布局,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项目开发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品牌创建为支撑,着力打造“黄蓝融合的海洋经济先行区”。
一是高点定位规划园区,突出特色建设精品。聘请全国著名设计院所,本着提升境界水平,把握适度超前原则,以30万亩示范区为依托,规划了海淡水养殖区、休闲旅游区、水产品加工与物流区、集中居住区等区块,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突出了示范区的自身特色。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支撑力。示范区内已建成水库4座,一次性蓄水能力达到2000万立方;建成道路9条,通车里程达43公里,建成沟渠26条,总长75000米;海水景观湖完成驳岸衬砌及绿化土方;正在积极推进环湖北路、环湖南路、穿湖路、东西干路西延、淡水进区、骨干道路绿化等工程。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产业承载力、集聚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思路,以项目为载体,拓宽筹资渠道,着力破解制约示范区发展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瓶颈因素。以示范区为项目载体,实施了2009、2010年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渔业产业、人工湿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争取省级以上项目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获得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5亿元,极大缓解了示范区资金困难,为示范区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推动跨越发展。坚持示范区发展向科技创新要动力、要活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跨越发展。探索出了海水多级综合利用技术,促进了海水养殖业与盐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进区海水零排放零污染。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大唐风电项目已经实现了并网发电,新汇东海岸以及商务中心地热钻井已开钻,示范区形成了地上有风电、地表有养殖、地下温泉开采三位一体的立体开发格局,形成了各类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高效生态发展模式。
五是塑造渔业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区。与山东省海水研究所、山东省淡水研究所、烟台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共建研发中心和科研基地,不断推进产学研结合,搭建品牌渔业科技平台。通过参加展览、展销、推介会等活动,加强了“黄河口海参”、“黄河口大闸蟹”的宣传力度,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增加了产品的无形价值。将做大品牌的战略和做强龙头企业的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培植了有德、海宏等集水产品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企业,为培育产业集群,打造蓝色产业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