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开端之年,烟台市着力在“一核、两带、全覆盖”上拉开空间布局,统筹发展海陆、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科学建设海岛,谱写烟台蓝色经济的宏伟蓝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
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一直以来,“北强、南弱、中心城市带动能力差”的问题,成为制约烟台蓝色经济全面发展的最大瓶颈。站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烟台市果断地提出了“一核、两带、全覆盖”的蓝色经济空间大布局。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冰:“这种布局有利于推进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改变我市目前北强南弱的城市格局,提升整个现有经济的竞争力,为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注入强大动力。”
“一核、两带、全覆盖”,是指以中心城市2722平方公里土地及所属海域为载体,打造全市蓝色经济核心功能区;以909公里海岸岛岸线为基轴,打造蓝色经济隆起带,以海湾、海岛为依托,打造蓝色经济战略支撑带;最终实现烟台经济从沿海走向内陆、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浅海走向深海的大时空发展格局。
鲁东大学蓝色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刘良忠:“转向海陆统筹,由海带陆,由陆及海。另外的话,连海带内陆,也就是说,从图上看,沿海到内地协同发展。”
烟台拥有全省第一的岛岸线长度,优越的区位优势使湾岛之间的临海区域成为烟台撬动蓝色经济的主战场。放大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凸显海湾海岛建设的烟台特色,“一核、两带、全覆盖”的完美空间布局展现了烟台人民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气魄,蓝色,正成为烟台最靓丽、最鲜明的发展标识,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经济增长点。
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科长张丰奇:“继续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战略,培育壮大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能源矿产业等战略优势产业,优化提升现代渔业、海洋文化旅游、洋交通运输物流、港口工制造业等骨干产业,突破发展海洋生态环保、海洋新型服务、海水综合利用等高端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计划到2015年,我们烟台的海洋经济产业产值达到266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百分之十六。”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