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做客强国论坛
|
【罗援】: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再次做客强国论坛,中美关系和中美军事关系现在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很希望就这个问题与网友们交流一下看法。
[网友老子是李刚]:
请问嘉宾,本次陈炳德上将访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罗援】:主要目的是落实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月份达成的一些重要共识,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特别是作为军方来说,为了增强互信,使两军关系走上一个健康平稳的发展轨道。
[网友一天一地一广仔]:
请问少将,陈炳德总长访美传达的是什么信号?和以往相比,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
【罗援】:我注意媒体的报道,这次使用了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称谓,我也注意到,这个“新”新在什么地方,国防部外事局美大司司长黄雪平的解释是互相尊重、合作互惠的关系。我认为,“互相尊重”是基础,是前提,“合作”是手段,是渠道,“互惠”是目的,这应该是一个有机联系的逻辑链。我个人认为,其中的核心就是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有下面的合作和互惠。互相尊重首先是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的政治制度,尊重各自的发展道路。
[主持人]:
这次出访规模这么大,在军方历史上很罕见,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种安排?
【罗援】:这种人事安排表达了中国军方为促进两军关系朝着一个健康稳定的道路上发展的一种诚意,我注意到在这次出访的人事安排上,既有总部负责作战情报外事的高级将领,还有三大军区四大军兵种的高级将领,特别是广州军区、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处于国防重要战略地位,他们首长的出访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出访人事安排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亮点,就是二炮政委张海洋随团出访,这是美国多年来孜孜以求期盼我第二炮兵主管首长出访美国,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实现了一个突破;再一个亮点,就是总参情报部部长杨晖随团出访,这将有利于两军进行情报交换,就重大的共同关心的军事动态交流看法,这样可以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减少战略误判和误读。
某些美国人持有冷战思维
[网友牛牛123456]:
中美双方互不信任、深刻误解,正在走向恶性循环。有将口水战转化为对抗的趋势,为什么就不能找到一个妥当的协商机制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因素阻碍了双方的发展?
【罗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在寻找一个妥当的协商机制来解决中美两军之间的矛盾,比如我们现在加入了联合国的常规武器登记制度和军费透明制度,我们两年定期发布一版国防白皮书,我们建立了国防部发言人制度,最近决定每月定期举行一次吹风会,我们还和美军建立了海上安全磋商机制,两国的国防部也有正常的工作磋商机制,这些表达了我们促进两军军事交流的诚意,但是美国仍然对中国持有怀疑的态度,根本的原因还是某些美国人持有冷战思维,用有色的眼镜看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冷战思维可以追溯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其要点有两项:第一是美国要当自由世界的领袖,第二项要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美国人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权视为洪水猛兽,异端邪教。由于持有这种冷战思维,给中美关系和军事交流投下了巨大的阴影,摩擦时有发生。
[网友国有股]:
中美似乎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军事交流,到处潜伏着军事对抗的危机,所谓的中美友好是否出于一种缓和的需要。 [19:41]
【罗援】:确实中美双方都存在“缓和”的需要,对双方来讲,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也需要一个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是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的和平愿望往往得不到和平的回应,反而是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这一方面需要我们通过和国际社会更多的交往,增强互信,消除误解;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备战的准备,只有做好国防强盛,才可以有备无患。
|
|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做客强国论坛
|
[网友青青的草]:
中美军事交流为什么老是磕磕碰碰,症结在哪里?
【罗援】:中美军事交流的症结或者是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第二是美国军机军舰频繁的到我近海近空进行高强度的低近侦查,第三是美国国内的法律限制,比如2000年《国防授权法》和《迪莱修正案》在十二个领域内限制和中国的军事交流,如果这三个障碍不排除,中美军事交流总还是会磕磕碰碰,难以有实质性的深度交流。从这三个障碍来看,美方尚未把我看成像希拉里国务卿说的那样是朋友,因为海峡两岸现在还未签署和平协议,从法理上来看,双方还处于对立状态,美国向对立的一方提供先进武器装备,显然是对另一方的不友好态度,甚至是敌意的态度。另外,对台军售问题涉及到美国的政治诚信问题,美国在817公报中对中国做出了三项重要承诺,第一条是不执行一项长期对台军售的政策,817公报是1982年签署的,到现在29年了,我们要问问美国人,什么叫长期,什么叫短期,29年还不叫长期吗?
美国在817公报中对中国的第二个承诺,是美国对台军售的品质和数量不能超过中美建交时期的水平,当年美国对台军售只有4亿美元,卖给台湾的是霍克导弹,而现在美国对台军售是64亿美元,卖给台湾的是爱国者三系列导弹,我们要问问美国人,对台军售的品质和数量是不是超过了中美建交时期的水平。
美国在817公报中,对中国的第三个承诺是要逐渐减少并最终终止对台军售问题,29年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美国在逐渐减少,反而是在逐渐增多对台军售。美国的政治诚信在什么地方?
中美建交的第二个障碍,就是美国的军机军舰频繁的到我周边地区进行军事侦查,我们想问问美国人,对于他的朋友,对于他的盟国,是否也同样派出军机军舰到他们的领海、领空进行侦查。
美国总说是中国军事威胁论,什么时候中国的军机军舰到美国的东西海岸进行过侦查,事实证明,不是中国威胁论,而是美国威胁论。美国要使中美关系走上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必须放弃对中国的这些不友好政策。
访美将重新启用七项成果
[网友开着奔驰上强坛]:
您认为陈炳德总长访美是否会有实际意义?换句话说,象征意义是不是大于实际意义?
【罗援】:我们当然希望陈炳德总长的访美具有积极意义,实际上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09年10月访美时已经达成了七项重要成果,这都是具有实质意义。但是由于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使中美军事交流跌入低谷,我相信陈炳德总长访美将会重新启用七项成果,甚至会有一些新的进展。
[网友舌战群儒话沧海]:
嘉宾好,据说陈总参谋长参观美国高科技军事设施,此举是否说明美军在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的强大?
【罗援】:军事透明本身就是一个双刃剑,它在展示自己促进友好交流诚意的一面,也会展示自己的实力,我们注意到这次美方是向我方主管作战的高级将领展示了一些比较敏感的作战部门,应该说还是有它一些积极的意义。但是,是否能显示它肌肉的一面还值得关注。
[网友云端之下]:
请问嘉宾,推动中美两军新兴关系发展当前面临乃至机遇?
【罗援】:机遇有三个方面,一个是从全球的形势来看,双方都面临一些共同需要应对的问题,比如反恐的问题、防扩散的问题、维护海上安全的问题、环保和低碳经济的问题。从地区安全来看,双方都需要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比如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比如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现在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拉登被击毙以后,恐怖主义掀起新一轮的报复,特别是巴基斯坦核设施如果遭到恐怖袭击,将给地区带来重大灾难,所以在这方面有关各方应该加强合作。第三个层面,从美国国家的利益来看,它需要和中国合作,特别是在陷入经济低迷和陷入三场战争的情况下,需要和中国保持一种稳定的关系,现在美国处于中期选举和大选之间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也给中美军事交流提供了一个机遇。
[网友]:
罗少将,请问您认为中美关系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依据是什么?
【罗援】:中美军事交流现在面临着一些机遇,双方都有促进改善关系的这种需求,它的标志就是在第三轮经济战略对话中加入了中国的高级军事将领,使战略对话更加名符其实,以前可以说是有“略”无“战”,现在是战略结合;再一个标志,中国主管作战的高级领导时隔七年以后再次访问,也给中美军事交流注入了一个契机。
|
|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做客强国论坛
|
[网友临时马甲]:
罗将军,为什么世界上不讲英国威胁,法国威胁,德国威胁,偏偏讲中国威胁,为什么被敌视的总是我们?
【罗援】: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实际上我们威胁谁了?自从1991年起,到现在三十年了,联合国大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唯有中国一家没有对外动过武,为什么还说中国威胁论?因为就是冷战思维在作祟。有些人说要淡化意识形态,但是国际上有那么一些人一点也没有淡化意识形态,他们始终认为只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他就把你视为洪水猛兽,就把你视为异端邪教,他并不在于你是和平崛起还是怎么样的崛起,总之就是不让你崛起。他明明知道中国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是就是把中国军事威胁论的标签贴到中国的脑门上,以此来妖魔化中国。
[网友牛牛123456]:
中美军队的差距在哪里,双方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哪里?
【罗援】:毕竟美国是世界上现在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超级实力表现在科学技术方面,表现在它的军费投入方面,表现在它的人才聚集方面,以及它多年来在战争实践中聚集的一些经验,这都是我军目前所不具备的,在这些方面我们还需要以夷之计而治夷。
鹰派并不等于好战
[主持人]:
现在有人说您是解放军的鹰派,您怎么理解?
【罗援】:我不否认我们解放军应该是鹰派,鹰派并不等于好战,而是我们的使命和任务所决定的,军事就是要随时准备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我在回答一些美国朋友提问时曾经说过,你们说我是解放军的强硬派,我不否认,因为军人有军人自己表达观点的方式,但是我们是理性的强硬派,而不是莽撞的强硬派。我说我是长了一个鹰的眼睛和鹰的爪子,但是我又长了一个鸽子的头脑和鸽子的心脏,我们是为了维护和平而积极备战的,敢战方能言和,有备才能无患,这就是战争的辩证法。我看到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的会徽也是一个老鹰,左手抓的一支剑,右手抓的一直盾盘,只有和和战两手都来抓,才能维护国家的安全。
[网友国有股]:
罗少将,我认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应当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不立刻夺回岛屿,也应当形成摩擦之势,以此来试探各国反应,并将问题国际化?
【罗援】:我们在南海充分显示了我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诚意,在2002年与南海相关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我们是认真执行这一宣言的,但是我也记得小平同志在南海问题上提出了三句话的主张,就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前提条件是主权归我。因此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本次大会上我递交的提案其中就有一项就是关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几点建议,在这个提案中,我提出了要突显主权、维护主权,具体就是要突出五个存在,第一个是行政存在,第二个是法律存在,第三个是军事存在,有条件驻兵的地方要驻兵,没有条件驻兵的地方要设置军事设施,不能设置军事设施的地方要设置主权标志,比如建立主权碑悬挂中国国旗,在这方面国际上是有先例的,俄罗斯与挪威对北极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俄罗斯杜马主席亲自做潜水艇在北极海底插上了俄罗斯的国旗,第四个是经济存在,我们的中海油、中石油应该到南海地区建立海上勘探平台,从事科学考察,我们的旅游部门应该开发南海旅游资源,以此显示我们的存在。第五个是舆论存在,我们的媒体、网民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宣誓我们的主权,凡是我们主权范围内的岛屿、领土绝对不容他人染指。只有突显这五个存在,才能更好的维护我们的南海海洋权益。
|
|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少将为强国论坛题词
|
嘉宾简介
罗援
男,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少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曾在总参测绘学院、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深造。曾应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邀请任高级访问学者。兼任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特邀研究员;被中国台湾研究会、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北京台港澳交流促进会选为理事。主编或与人合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军事预测学》、《国际战略论》、《战略学》、《战略评估》、《伊拉克战争点评》等著作。
相关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