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及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绩斐然

来源: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3:21 
2007年,东海区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积极开展东海区及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渔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建生态文明,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提升资源环保科研水平方面,东海区局加强了东海区及长江流域涉渔工程环评能力建设,积极参与重大涉渔工程环评工作,首次开展了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专题咨询。同时,还组织编写了以工具书为定位的《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一书,及时总结资源、环境监测调查成果,发布《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动态监测分析(2006年)》和《东海区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分析(2006年)》,为科研、渔业生产和管理服务。

在海洋渔业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监测方面,一是组织实施了东海区渔业资源调查,目前已完成3次、125个站点的大面同步定点调查,利用各类典型作业渔船46艘,重点就东海区6种主要作业和10多个主要渔业资源品种,对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状况进行了全年常规性的动态监测,并刊发资源动态简报70期,定点调查总结3期。二是完成了5月份以及8月份的长江口、杭州湾、舟山渔场西部环境监测调查和东海区沿岸重要渔业水域78个监测站点、2个航次、30多个项目的环境监测调查,编发了“东海区渔业水域环境监测通报”。

在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工作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开展了3次陆上巡查和5次海上联合执法行动,查处违规渔船177艘次,扣押回港76艘次。二是积极推动工程生态补偿措施的落实,大力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共投入经费470万元,放流各类苗种11019.5万尾(只、粒),并结合大规模放流工作实施了“生态修复使者行动”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扩大了宣传面,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涉渔工程环评及渔业污染事故调处工作方面,一是完成农业部渔业局委托的涉渔工程环评报告书审查工作,共计审查环评报告书10个;二是积极开展渔业污染事故调查、索赔工作,先后开展了海州湾海域“308” 沉船事故协调、舟山海域“4·22”漏油事故索赔和“3.17”浪岗海域沉船事故监测调查等工作;三是研究制订了《东海区海洋渔业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并将于近期发布。

在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工作方面,一是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由农业部、水利部、交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沿江十省(市)人民政府、中国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17家单位和机构共同发起,农业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发表了14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联合签名的《保护长江生物,关注长江生态》院士倡议书和论坛17家发起单位共同发表的《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上海宣言》。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长江生态保护工作的新起点,是探求长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合作平台,对建设和谐长江、生态长江、生命长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组织实施长江禁渔期制度,禁渔期沿江组织了6145次检查,并开展“媒体看禁渔”活动,强化禁渔工作的宣传。此次活动中电视报道2274次,电台报道 1149次,报刊登载1662篇。另外,加强了刀鲚、凤鲚专项捕捞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刀鲚证发放较2006年压减了约7%。三是开展了整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分3个检查组对云南、江西、四川等省进行陆上巡回检查。四是继续做好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并完善了《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网络章程》。五是推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协调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参与长江上游保护区保护措施补偿科研项目的验收,积极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活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