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抬"龙头"西边建"中心"

来源:周学泽 贠瑞虎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9:32 

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


由北京大学和省建设厅联合编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5月12日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待省政府正式批准后正式实施。

战略定位: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肩的增长极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将邹平纳入规划区域,主要考虑到邹平虽然在行政上隶属滨州,但因黄河的阻隔,与同在黄河一侧的济南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
规划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半岛城市群是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是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圈内,是环黄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跨国城市走廊,推动“鲁日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增长极之一,与京津唐、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

空间结构:六级节点和三个城市联合区

规划提出半岛城市群按六个核心城市节点发展。其中前三个分别是以青岛为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双中心城市,以烟台为区域副中心,促使烟台与济南、青岛分别成为区域东、南、西部子区域的核心城市。后三个节点是:以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威海为城市区中心城市;以章丘、青州、寿光、高密、龙口、荣成、乳山等为城市区副中心城市;以邹平、济阳、桓台、广饶、昌乐、昌邑、安丘、胶州、胶南、诸城、平度、莱西、莱州、招远、莱阳、文登、利津、垦利、莒县等为城市区优先发展城市。在空间发展结构上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日照—青岛-—威海—烟台两条空间发展轴为半岛区域城市发展主轴,以烟台-龙口-莱州-潍坊和日照—五莲—诸城—安丘—寿光—东营为区域城市发展次轴,形成区域内部密集分布的多条城市聚合带和空间紧密联系的济南—淄博—潍坊—东营、青岛—日照、烟台—威海三个联合城市区。

产业架构:三核先导六大产业集聚区

规划提出半岛城市群围绕胶济铁路沿线和沿海产业带沿线,形成“T”型架构的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三核先导”和六大产业集聚区:即东营—淄博的石化和医药产业带、济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带、青岛—日照的家电制造产业带、烟台—威海的汽车制造产业带、潍坊——即墨的纺织服装产业带、日照—青岛—威海—烟台的海洋产业带。
规划提出:公路交通向西主要通过青银、青红、日东、威乌等高速公路与经济腹地发生联系,使之成为各主要港口扩展腹地的主要通道;向北、向南主要通过京沪、京福、东营-香港、津汕、同三等高速公路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地区进行联系,实现半岛城市群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直接连通,构建1小时交通圈,即从中心城市到各县(区)的单向平均行车时间为1小时以内。铁路方面近期通过邯(郸)济(南)线西延,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西一部分纳入青岛的腹地范围,远期以干线形式向西经长治、临汾、延安、宁夏吴忠与兰新线相接,使之成为与陇海铁路平行的干线铁路;修建从兰考到菏泽的铁路,从菏泽把陇海线客、货流接入山东路网;建设黄大烟铁路及滨州-德州铁路,加强半岛与环渤海其他地区及鲁西北的联系。

青岛城市区:构建圈层组团式发展结构

规划提出青岛城市区的空间策略为:以青岛为城市区中心城市,高密为城市区副中心,即墨、胶州、胶南、诸城、平度为优先发展城镇,在空间上体现为以青岛为核心的圈层组团式发展结构,其中内层为即墨、胶州、胶南构成的半环,是青岛城市空间跨越式增长的主要容纳空间;外层为诸城、高密、平度构成的半环,这里是培育大中城市的主要带状空间,也是与其他城市区发生密切空间耦合联系的前沿,依靠这些城市的迅速成长并强化与城市区内外的空间联系,形成青岛城市区及山东半岛区域更为完善的网络城市体系。

济南城市区:综合性服务经济与文化中心

规划提出济南城市区空间策略为: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改的同时,应有效控制城市用地的外延式扩张,保证城市外围开敞空间的完整性,将部分职能向章丘、邹平、平阴、济阳等中小城市转移疏散,形成济南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区的多中心结构。在产业发展上,尤其要扩大第三产业尤其是咨询业、金融服务、技术产品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社区服务、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规模,成为半岛区域的综合性服务经济与文化中心。

2005年5月23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