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13:4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418日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区域,一年内迎来“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区域战略,在发展机遇面前,当地政府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全面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黄三角腹地山东东营市一家叫做海科瑞林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记者没有看到那标志性的熊熊燃烧的火炬和气味刺鼻的废水。公司副总经理丁连营说:“我们这边整个的一期工程投资9.5个亿,其中环保就将近2个亿。我们认为环保投入非常值,排放的污水变清了,原先作为废物排放的瓦斯气全部回收利用,现在我们的火炬现在已经熄了,大型石油化工和生态不是永远的矛盾!”

东营市政府负责两大战略工作的温龙亭说,跟其他所有大河三角洲不同,黄三角开发之初就要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我们现在就是抢抓机遇,多引项目,这是一重压力;但引进项目又不能拾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再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这又是一重压力。”

双重压力面前,东营市选择了另外一种发展思路——在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生态环境改善的这根弦不放松 。比如,在临海12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他们除了集中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高端产业区之外,还规划了生态旅游区和生态高效农业区。一年多来,黄三角地区已经实施了210多个重点节能项目,总投资110多亿元,实现节能量近300万吨标准煤。

如今,在东营市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丹顶鹤等野生鸟类在黄三角自然保护区“悠然漫步”,断流30多年的刁口河故道又淌起了滚滚的黄河水……潜力巨大而又生态和谐的经济板块在河海之间初露端倪。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说:“(要)真正使黄河三角洲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新突破、新作为,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记者沈剑华 柴安东 山东台记者张聪 东营台记者赵新生)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