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辐射外泄!保命逃生守则

来源:今日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14:03 

面对今年日本311重大地震、海啸灾害,对同样身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宝岛,现在也人人闻“震”色变!对于无法预期的地震、海啸等天灾,加上辐射外泄的危机,一般民众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发生当时及发生后又该如何逃命与自保?特别提醒孕妈咪们,突发的刺激以及惊吓,都可能造成急产或早产的状况,因此除了平日要做好防震保命的预备工作,孕妈咪们也要有强韧的心理建设!
地震逃生
SOS?天灾过后
日本福岛的9级超级地震,可说让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各国及地区闻震色变!除了天灾造成的重大伤亡,核电厂的辐射外泄也让各方伤透了脑筋!台湾地区,尤其是东部的花莲,台风、地震可说是家常便饭;但是这次的日本大震,让同样身为环太平洋火环带的宝岛,重新思考面对复合式灾难的应变能力,民众真的准备好了吗?
面对地震的保命准备
保命守则一:勿惊慌,就地寻找安全掩护
面对这次的日本海啸与地震灾害,花莲门诺医院急诊医学科张国翊主任表示,其实我们也期望能够像日本一样可以透过简讯系统,给民众有20秒到30秒的预警时间,但是岛内的相关信息系统尚有发展建置的空间,因此地震来临时通常是无法预警的,但至少要知道地震来临时的保命要点。
遇到地震时3大注意要点
◎一般人遇到地震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往外面跑!──错!
◎正确做法:
1.保护自己:就近寻找坚固的家具或房屋大梁,压低身体,并尽可能保护头部。
2.稳固身体:减少让身体晃动的机会,就是尽可能的抓好一样固定的东西,比如说墙边,或是稳固的门把。
3.冷静等待:等待地震摇晃完毕后,观察周遭地形,确保自己处于安全的状况下,迅速移动到空旷的地点;若感觉地震震度大于8级以上,要尽量往高处移动,以防后续海啸到来。
保命守则二:必备随身地震包
既然地震目前还完全无法有效的预期,平常就要准备好所谓的“急救包“或是”地震包“,以面对不时之需。
地震包的内容物
张国翊主任建议急救包(不用太大,A4见方大小即可,颜色鲜艳,耐磨损又易于携带的软式背包即可)的内容物:
◎ 水(700?1000㏄)。
◎ 供外伤使用的药水、碘酒、纱布、棉花。
◎ 可度过24?48小时的食物,如干(口)粮、小罐的洋芋片、巧克力。
◎ 小型的打火机、手电筒、4个干电池、充饱电的备用手机、雨衣防寒装备。
建议可以准备一捆锡箔纸,一方便可以当作食物加热的承载容器,夜间也可以包裹在身上防寒,而且锡箔纸本身又容易受光,可以让救难队清楚的辨认方位。洋芋片与打火机,除了洋芋片富含的油脂可以当作热量提供的来源,洋芋片也可以用来燃烧做为紧急时的火种。因此,只要有水、洋芋片、干粮,最起码就可以撑48?72小时,并等候救援的到来。
地震时在平房或楼房,怎么保命?
当地震无预警发生时,若在平房或楼房,千万不要试图往外面移动,应该先找家中比较坚固的物体,例如在墙角的桌子(有依靠的)或比较靠近墙壁的家具,然后拿起身边的椅垫或是书本等物品以保护自己的头部。
切记千万不要靠近有玻璃或危险的物体,例如电视柜、书柜、流理台、瓦斯桶等等。冷静等待地震摇晃结束之后,迅速将电器、瓦斯关闭再离开,以免引发火警,接着再往空旷的地方移动。
若是沿海居民遭遇8级以上的地震,因为有海啸的危机,宁可先考虑往高处移动,撤退到高处观察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才是较安全的做法。
地震时在高楼,怎么保命?
地震时若在大楼,同样也是不要马上试图往外面移动,首先找安全的角落或是屋梁边蹲下,才是正确的观念。尤其不要抢搭电梯,这是地震时的禁忌!也不要贸然往安全梯的方向奔跑!
因为台湾的安全梯常常会堆满东西,而为了避免“白跑一趟”,最安全的方法还是先冷静思考,就近躲避在最安全的地方,例如坚固的办公桌边或梁柱边,并拿好椅垫或是公文包保护自己的头部,静待摇晃结束后,再试图向外面移动。大都会区还需注意外面的广告广告牌以及高压电线有可能掉落的危险。
地震来时,孕妇该怎么办?
花莲门诺医院妇产科廖基元主任表示,愈接近预产期的孕妇,较大的刺激跟惊吓都有可能会造成产妇发生急产以及早产的危险!孕妇必须随时做好心理准备。急诊科张国翊主任回想两年前,就曾经有一位孕妇因为台风天的强风把窗户吹破而受到惊吓,当晚小baby就提早了两个星期报到。
而地震跟台风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地震几乎是无法预期的,因此当地震来临时,造成孕妇的心里压力其实比台风要多好几倍,所以因地震受到惊吓而引发的急产也不无可能。建议孕妈咪平日就要先构思好,当遭逢地震这种不可预期的天灾时,学习如何处变不惊,以母子均安为最高原则,因为孕妇行动不便,因此平日就要自行规划家中可供躲避的安全地带,并移除附近的玻璃等易碎物品,可预先在安全处备好防震包,以备不时之需。
尽量寻求专业协助,切勿自行处里
灾难现场瞬息万变,如果真的因为惊吓而在家中发生急产的状况,张国翊主任表示,非到紧要关头时,千万不要自行处里,以免造成婴儿细菌感染。过去就有孕妇因为急产,而在家中自行以剪刀剪断婴儿脐带而发生细菌感染的状况;正确的做法最好还是马上致电119,请救护车立即前往处里,再由医院急诊室的医师进行专业的后续处里。
孕妇被天灾吓到肚子痛,怎么办?
预产期前几个礼拜,不管是因为地震、海啸等天灾受到惊吓,或任何不明原因而产生的肚子疼痛,千万不要轻忽!尤其是初次怀孕的妈咪,可能更会忽略这样的状况。廖基元主任建议,接近预产期时,只要有疑似肚子疼痛的症状,应马上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由专科医师为妳评估,医师会依照产妇子宫公缩的频率进行处置。
若真的不小心发生了受到惊吓而在家中生下小婴儿的状况,廖基元主任建议还是透过医院的通报系统寻求专业的处置,尽量避面自行进行断脐,因为婴儿都没有打过任何的疫苗,自行断脐可能让婴儿产生感染的风险,因此最好的做法还是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
灾后缺乏医疗资源,但要生了怎么办?
台湾地区经历过921大地震,所幸没有经历过严重海啸,但难保哪天会遭逢像日本这次严重的灾后状况,让医疗资源无法做有效的利用,而势必有些孕妇又很凑巧的必须在如此贫瘠的环境下分娩,必要的生产措施就必须回到最原始的方法,这时就彷佛是古装剧电影中的情节一般。
灾后环境变差,饮食要注意!
花莲门诺医院小儿科郑永隆主任表示,1岁以下的婴儿饮食还是以液体或是半固体食物为主,因为免疫系统尚未发展完全,因此避开任何可能感染的状况是当务之急,尤其饮用水必须十分注意,无论哪种水源,都必须煮沸消毒之后方可使用,以免引发肠胃方面的疾病。
婴儿的体内水分成分高、加上皮肤细薄,因此水分非常容易蒸发,适时的补充水分十分重要,以避免因为代谢循环不良而产生尿毒症。若母亲还可以提供母乳是最理想的状态,这也是提供小婴儿最干净的水分与充分营养的最佳良方。
防止辐射危害Q&A
Q1:日本核电厂爆炸,辐射尘飘散恐长达1年?
A: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辐射侦测数据及气象条件显示,目前外释的放射性属局部性且量不大,这些放射性物质飘到台湾的机率低。
Q2:我是否需要服用碘片?哪里可以买到碘片?
A:碘片在岛内是属于管制药品,药房没有贩卖。台湾地区目前的环境辐射量仍属天然背景值,并没有增高的情形,离服用碘片的程度还很远,而且碘片是一种药物,随便服用反而对身体有害。
Q3:听说食用含碘精盐可以防止辐射,要吃多少才有效果?
A:1.现行碘片一锭130毫克,碘含量为100毫克。 2.碘盐中的碘含量为20?35ppm。意即若成人要吃一锭的碘片,盐量要吃到约2.5?5公斤,因此不建议由碘盐代替碘片。3.医生表示一天补充10公克的盐,已达建议每天摄取量的150微克,碘含量已可保护甲状腺。
Q4:怀孕的妇女能服用碘化钾片吗?
A:怀孕的妇女只有接受主管机关指示时才能服用碘化钾片,因为怀孕妇女的甲状腺累积放射性碘的速率比其它成年人要高,而且也因为胎儿的甲状腺会因妈妈服用碘化钾而被阻挡住。
Q5:为何日本当局建议40岁以上之成人不需服用碘片?
A:根据WHO之报告,说明如下:
1.大于40岁的成人因曝露在放射性碘131而罹患甲状腺癌的机率非常低,因为成人的甲状腺对碘131的辐射敏感度较低,而幼童相对较高。2.根据报告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于40岁),吃碘片所带来的副作用风险也会越高,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会比接受放射性碘暴露还严重3.除非在吸收超高辐射剂量情形下,原则上认为40岁以上之成人不需服用碘片。
Q6:该如何保护自己?
A:1.获取正确且权威的信息(来自主管机关由广播、电视或网络播出的信息)。2.要储备或只服用碘化钾药片,应根据卫生主官机关提供的信息。
Q7:核子事故时,民众如何掩蔽?掩蔽时机为何?
A:依据核子事故民众防护行动规范,当实行掩蔽措施的可减免剂量于2天内达10毫西弗时,将由灾害应变中心下令执行掩蔽行动,并发布民众预警警报通知。已经在家里者,应关紧门窗及关闭空调设备;若正走在街上,应迅速进入附近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内;如果是在车内,而附近又没有适当的掩蔽场所,则应关紧车窗及关闭空调设备。另请民众收看电视或收听广播以了解进一步的事故发展情况及防护行动。
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再次让全世界目睹了大自然的威力!在地震频传的台湾地区,一般民众更要有防灾的预警措施,才能让灾害降到最低!万一有一天,台湾遭受地震、海啸的肆虐,会让卫生医疗环境退化到十年或更早之前;加上核能厂万一发生辐射外泄的危机,我们都要“假设”这个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跟时空。因此也建议临近预产期的准妈咪们,平日也要为自己跟小Baby做好防灾的准备,一方面替自己的心理建设加持,寻求机会等待专业医师的协助,让宝宝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下来这世界报到。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