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核泄漏事故污染海洋 日本人忧心能不能吃鱼
、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店里的生意冷清了好多,不仅货源少了,来买鱼的人也不像往常那样多了,收入这些天下降了6成。”在被称为日本一景的东京筑地鱼市,一位鱼老板想起自己惨淡的生意就唉声叹气。
鱼是日本人餐桌上的必备食物。日本出产的海鱼因其品种丰富、味道鲜美而驰名世界。一些外国游客经常专程跑到东京的鱼市场来品味日本的鱼文化。然而,据《世界新闻报》记者了解,随着人们对福岛核泄漏事故污染海洋的担忧加剧,以鱼为伴的日本人对要不要吃鱼产生了疑问。
核事故改变日本人饮食
4月4日,与福岛县相邻的北茨城市近海捕获了一批体内含有放射性物质铯的玉筋鱼幼鱼,放射物浓度为每公斤526贝克勒尔,超出每公斤500贝克勒尔的暂定标准。这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海域的水产品首次检测出核辐射物。注重食品安全的日本人,看到这则消息后,心里有点发慌了。
《世界新闻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听一位日本朋友说,政府之前一直在安抚民众,向大海排放的低辐射污水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也不会损害公众健康,但现在“人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更糟的事情发生”,只好暂时不吃鱼了。
受到地震海啸重创的东北地区三陆海岸是日本的代表性渔场,也是包括东京在内的整个关东地区和东北地区居民必不可少的菜篮子。目前,由于该渔场的捕捞业受海啸影响而停滞,加上核污染的扩大化,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鲜鱼的入货量已减少了3%,来自非污染海域的鱼类和其他水产品出现了货少价升的情况。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在平泻渔港,经销商担心核污水排放入海会使海产品不好卖,不仅减少了购买量,鱼类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很多鱼类的价格降到了地震前的1/3,比较贵的平鱼也由2公斤1800日元(约合144元人民币)降到500日元,即便这样也很少有人问津。《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住在千叶县,4月6日这一天,记者在住地附近的超市转了一圈,发现日本产的鲜鱼柜台前冷冷清清,反倒是外国产的鱼类供货量比平日增加了不少。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