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滨州)项目对接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发挥个私协会优势,加强会员企业的联系与交流,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3月26日,由省黄三角建设办公室、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滨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滨州)项目对接活动在滨州隆重举行。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牛启忠,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光峰,省工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省个私协会会长张铁军,滨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承志,省个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尚青,滨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黄办主任路军,滨州市工商局局长张庆生等领导出席会议。张铁军主持会议,牛启忠作重要讲话。来自全省各市工商局分管个私协会工作的副局长、市个私协会秘书长以及省个私协会理事400余名人员参加会议。21家会员企业达成对接意向,16家企业代表现场签订合作意向。
牛启忠在讲话中指出,全省工商系统充分认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服务经济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与地方党委、政府同向思考、同步决策,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出台有关具体政策措施,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整合工商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工作措施,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突破点,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跟踪服务重大骨干项目发展,扶持基地园区建设,推进品牌带动战略,为企业注册登记提供快捷方便服务,创新企业投融资方式,加强改进市场监管执法,把好市场主体高效生态准入关,扎实服务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力地推动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健康发展。全省各级个私协会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主动作为,顺势而为,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业者履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责任,紧抓“生产经营帮扶与合法权益维护、政治教育引导与非公组织党建、公共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发展、企业发展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八条工作主线,构建“五抓五送”服务体系,深入开展 “抓融资,为会员送资金;抓维权,为会员送环境;抓培训,为会员送知识;抓就业,为会员送人才;抓菜单式服务,为会员送实惠”的“五抓五送”活动,做实、做好会员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项目对接活动,省个私协会理事企业主动参与,积极在这片热土投资兴业,商标战略专家还要在会上对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做具体辅导,衷心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进一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向纵深发展。
张铁军要求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对招商引资项目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实行提前介入、重点指导、全程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落地准入、商标注册、股权变更等相关工作,助力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努力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各级个私协会要以本次对接活动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五抓五送”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履行“四大责任”,积极搭建会员服务平台,全力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搞好本次对接活动,一个多月来,省个私协会联合滨州市黄办、工商、个私协等部门优选了219个符合产业政策、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前景好的对接项目,在省个私协会网站上予以发布,并发动各级个私协会积极向本辖区理事推介;对具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滨州市工商局、个私协会又组织进行了重点考察;会议报到后,参会理事通过阅览滨州市印发的对接说明书和重点项目展板,观看多媒体演示等,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滨州的好项目、好产业。经过对接双方广泛接触和充分酝酿,共有21家会员企业找到了合作项目,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意向签约额15.69亿元,项目涉及汽车制造、运输、环保、食品、纺织、制药、太阳能和循环农业等诸多领域。
据悉,省个私协六届一次理事会以来,各级个私协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家工商总局、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深入开展以“五抓五送”活动为重点的各项活动,在会员服务、创先争优、非公党建、宣传教育、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亮点突出。省个私协会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多项工作经验被国家工商总局等领导和部门批示和转发,多项活动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充分肯定,协会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