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启程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等领导送行,将再次登顶冰穹A
11月12日,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在位于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欢送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启程。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主席、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张登义、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沈骏等领导出席欢送仪式。
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由188名队员组成,是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考察。部分队员乘坐经过现代化改装后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执行2007年~2008年度的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预计于2008年4月回到上海,总计航行27697海里。
考察队将围绕中国南极内陆站建设选址、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现场实施这三大主线,完成37项科学考察和10项后勤保障工作。本次考察也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中国行动计划的首航。
在科学考察方面,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重点是实施国际极地年(IPY)中国行动计划现场考察计划,兼顾常规观测任务。计划执行科学考察任务37项,其中在长城站将开展长城站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法尔兹半岛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环境监测等7项科考项目,中山站将开展极地机器人系统现场考察与应用研究、埃默里冰架东缘地质考察、中山站海-冰-气相互作用观测等15项科考项目,南大洋将开展南大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南大洋普里兹湾-南印度洋断面的古水团与冰盖演化记录等15项科考项目。
在后勤保障方面,计划实施工程项目10项,其中长城站6项,中山站4项。长城站是今年改造重点,将本着第1年重点建设,第2年基本完成、交付使用的原则,建设科研办公楼、综合活动中心、废物处理栋等。中山站将重点保证国际极地年内陆考察计划,完成车库建设和其他建筑的基础建设以及物资、燃油补给,拆除科研栋,完成鸳鸯群岛新建码头三期建设。
本次考察的一个亮点是实施中山站——冰穹A(DOME- A)的多学科综合考察,为中国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建站选址提供系统、详实的决策依据,为下一年度完成内陆站建设奠定基础;测定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址及环境参数,实施冰川、冰下地形、冰盖特征、岩石圈演化、天文环境参数等考察。 (夏立民)
第24次南极考察“雪龙”船航行线路
上海——济州岛(韩国)——弗里曼特尔港(澳大利亚)——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弗里曼特尔港(澳大利亚)——香港——济州岛(韩国)——上海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