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引发的思考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1:28:3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日本有地震观测以来的最强震以及接踵而至的大海啸给该国带来重创。经济损失以及恢复企业生产、道路和交通所需资金还有待统计,这将是天文数字。首相菅直人称,国家正在经历二战后最可怕的危机,号召民众“面对民族威胁团结起来”。

可以说,此次地震在暴露现代经济和基础设施在如此规模的灾害面前不堪一击的同时,亦彰显出日本国家、社会和国民经济的牢固和灵活性。地震袭击了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日本本州岛,但强度空前的地震没有给东京和大坂这两个世界特大城市造成灾难性破坏,未发生交通和能源瘫痪, 也没有恐慌。摩天大楼经受住了摇晃,数百万遭到海啸地震侵袭的城市居民井然有序地撤离办公室和住宅,前往高地或其他安全地带。紧急情况部门和军队驰援灾民,尽可能地消除灾难后果。

如果类似灾害发生在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伤亡人数恐怕都要大于日本。20101月震级低得多的海地地震造成22万人死亡;200412月的东南亚海啸致使23万人丧生;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和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中,死亡人数分别为7.6万和8.7,物质损失达几十亿美元。

比其他国家伤亡少的原因在于日本的民族特点。日本人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完善建筑和交通设施,以将天灾损失降到最低。

所有日本人都在每年91日“关东日”——1923年这一天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令14.3万人丧生——演练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 并在频繁的局部地震中不断增进逃生技巧。此外,日本人还具有惊人的自律和团结精神。在紧急状况下,这种精神往往能够打破日本人常有的孤僻,让他们在艰难时刻彼此互助,在重建被毁家园的过程中忘我工作。关东大地震后是这样,二战后亦如此。

最后,日本地震还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别不仅在于经济规模、新技术和人均消费,更在于对生命的珍视、国家愿意为保全生命投入的财力以及紧急情况反应机制的效率。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