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全域被纳入蓝色经济区战略 机遇千载难逢

来源:YMG记者 孙长波   发布时间:2015-05-20 21:33:3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35日机遇千载难逢。人类对海洋战略地位及其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再到世界交通的重要通道,然后认识到海洋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恰在此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烟台全域被纳入蓝色经济区战略,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抓住开发海洋的时代,就是搭上了经济腾飞的列车。

海洋和涉海经济已占经济总量的80%

关键词:海洋时代

从国际上看,开发海洋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海洋和涉海经济已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80%,海运贸易占到了全球贸易总值的70%以上。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大都是沿海国家,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大都在沿海地区,全国10个巨富国家,8个是沿海国。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80%GDP受海洋经济和海岸经济驱动,75%的就业率与海洋经济相关;日本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海洋开发推进计划》;英国提出优先发展对实现海洋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从国内看,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经济发展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对打造和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出了重要指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第十七条写道:“发展海洋经济。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这就是为世所知的指导“十二五”期间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

沿海各城市纷纷把发展的重点转向海洋,北面的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辽宁“五点一线”开发如火如荼、态势强劲;南面的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深圳海洋强市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一个全方位开发利用海洋的大潮已经来临。

新空间新资源新市场

关键词:新

蓝色经济具有明显的新兴、高端特征,孕育着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蕴含着新的资源和市场。

以海洋、临海、涉海产业为支撑的海洋经济,集中了主要的高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建设蓝色经济区,有利于烟台加快走向海洋经济新市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我市产业向高端迈进,向新兴拓展;有利于吸纳、聚集更多的先进要素,促进“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工作。

蓝色经济是生态经济,“蓝色”既是海洋的本色,也是生态的质量、环保的层次,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催生新的经济业态、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蓝色经济区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对烟台而言,这是第一个覆盖烟台全市所有区域的国家级战略。以此为引领,烟台将会更好地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带动内陆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好区域经济“北强、南弱、中心带动力差”的问题,做大培强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海洋第一产业迎来机遇

现代水产养殖业。以荣成、长岛、蓬莱、莱州、胶南等海域为主体,推进生态低碳养殖,建设总体规模300万亩以上的浅海优势海产品养殖地。以莱州、文登、荣成、无棣、日照东港区、昌邑、寿光等沿海地区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海水鱼工厂化养殖基地和现代渔业示范区。

渔业增值业。建设人工渔礁带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重点在莱州湾东部、庙岛群岛、崆峒列岛、荣成、崂山、即墨近海、海州湾北部等海域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牧场示范区。

现代远洋渔业。实施海外渔业工程,争取公海渔业捕捞配额,适当增加现代化专业远洋渔船建造规模,重点培育荣成、寿光、蓬莱、黄岛等远洋渔业基地。推进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销售体系建设,把烟台金枪鱼交易中心打造成国际性金枪鱼产品集散地。

蓝色经济区搭建了“转调”新平台

专家: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杰

转方式调结构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蓝色经济区战略是国家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凝聚了国家意志和力量,为我市“转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先行先试平台。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看,国家并不是简单地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而是更多地赋予制度创新和试点自主权,也就是先行先试权。

■开放合作平台。蓝色经济区使我市参与区域竞争合作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与周边的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有了对等平台,同时创造了更多合作载体,特别是蓝色经济区提出的中日韩区域合作试验区等,都将成为推动跨区域合作的重要动力。

■要素集聚平台。蓝色战略的实施将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吸纳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聚集。我市既是“蓝色”战略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省级战略的骨干城市,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的叠加更有利于各种要素资源向我市集聚,从而为加快“转调”提供坚实的基础。

烟台有先行优势

专家: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任俊义

无论从地缘上还是从经济发展上,蓝色经济区对烟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地缘优势明显。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唯一跨黄渤海的城市,又与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是连接三国的重要枢纽。

■工业基础好。烟台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城市之一,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

■专业人力资源相对充裕。烟台拥有较为丰富的和海洋产业有关的专业人才。

■处于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有着天然的政策优势。

■提早行动,先行一步。20世纪90年代,烟台市就针对海洋产业整合相关资源,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了“海上烟台”战略。20053月,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讨论和起草,开始了《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06326日,《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会,正式颁布实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