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烟台,在这一战略规划中处于核心区位置,并被赋予骨干城市地位。依海而立、因海而兴的烟台,再次迎来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
机遇面前,时不我待!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激情创业深耕蓝色沃土,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烟台,正扬帆启航,书写蓝色经济发展的瑰丽篇章!
新春伊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激昂鼓声,响彻在烟台大地近千公里海岸线上。
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由此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站在“十二五”新起点上的烟台,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这让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博士都晓岩看到了烟台未来发展的新的空间和优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烟台市,也将进入国家决策层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山东省的政策优势,放大自身的区位效应,拓展城市的腹地和开放空间,城市的发展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城市和区域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空间,地位进一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强化,在山东省和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内的区域竞争力也将显著增强。”
面向海洋谋求新崛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成为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选择。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杰指出,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获得批复为起点,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得批复为标志,烟台由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旁观者,变成了国家战略主要承担者,而且是集两个国家级战略和一个省级战略于一身的城市,这种战略叠加优势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烟台成为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承担者,这将有效地集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这些要素,形成一个强力的磁场,助推烟台下一步发展。”如今,“蓝”和“黄”已成为烟台经济发展的特色,在两大规划的推动下,烟台的发展将“如虎添翼”。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被称为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最后疆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蓝色宝库”。从世界范围看,向海洋要资源、要财富的“蓝色革命”汹涌澎湃,海洋和涉海经济已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80%,海运贸易占全球贸易的70%以上。蓝色经济的迅速兴起,代表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作为沿海城市能够实现率先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临海之便、海洋之力。跻身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行列,成就了烟台30年的辉煌发展。“十一五”时期,烟台把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来抓,奠定了发展蓝色经济的坚实基础。
鲁东大学蓝色经济研究所所长、商学院副教授刘良忠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蓝色经济都是烟台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中了烟台主要的高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因此,挺进海洋,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为我市经济的“转调”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的观念是以发展陆域经济为主,海域经济为辅。这次蓝色经济区规划要求着眼点从沿海向深海、近海向远海拓展,这样对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蓝色经济越来越成为新世纪发展的制高点,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实现新跨越的主导力量。刘良忠:“烟台市整体进入国家战略,这对烟台发展来讲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和产业会有一个新的布局,烟台市北部沿海产业业、南部沿海产业带和中部一条产业带,三条产业带可以实现的有机融合,促进各条带协调发展。”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试点方案》,除在总体给予烟台很高定位外,直接提到烟台的目标和项目有150多个。烟台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杰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烟台第一个全覆盖的国家战略,从国家的规划看,涉及烟台的有100多项,试点方案50多条,从产业、项目、政策等多个方面给予烟台大力的支持,因此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机遇千载难逢。山水环抱中的烟台,两倍于陆地的海域面积,909公里的海岸线,潮起潮动,蔚蓝的大海再次呼唤烟台驾起蓝色经济的风帆,一路向海!(邹凡 栾坤 崔海宁 刘茗蔚)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