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利用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1:33:5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海水利用研发工作以来,尤其是自 “九五”以来,经过多年的持续攻关,海水利用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已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甚至万吨级示范工程,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水利用技术研发体系,具备了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海水淡化方面,已开展了多级闪蒸、低温多效和反渗透等多项技术研究,并成为掌握海水淡化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在热法低温多效淡化方面,2005年我国自主设计生产建设了青岛黄岛3000/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产水成本为5/吨;并自主设计制造了多套3000/日和4500/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出口海外。2009年在对进口装备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在河北沧州建成了1.2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在膜法淡化方面,我国先是通过购进国外反渗透膜组件、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在海岛地区完成多个百吨级、千吨级装置,随后逐步开展关键装备国产化研究。2009年自主研发完成浙江六横1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除反渗透膜装置,我国海水淡化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在海水冷却方面,我国沿海电厂在广泛使用海水直流冷却技术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更具环保性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研发,已全面掌握了海水防腐、海水阻垢、防生物附着及海水冷却塔等关键技术。先后自主设计建成了化工系统天津碱厂2500立方米/小时、电力系统深圳福华德28000立方米/小时和浙江宁海20万立方米/小时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海水冲厕方面,我国重点开展了海水净化和冲厕海水后处理技术研究,在青岛自主设计建造完成一个小区46万平方米的海水冲厕示范工程,具备了在沿海地区开展应用的技术条件。我国香港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应用海水冲厕技术,目前已有80%以上的人口在采用海水冲厕。

在海水化学资源提取方面,我国积极开展了钾、溴及镁等化学资源的提取新技术研究。目前已形成气态膜法海水提溴技术,建成百吨级海水提溴和硼酸镁晶须中试线,完成年产万吨级浓海水提钾以及制取氢氧化镁等示范工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